用户运营是以用户为主导,以服务用户、引导用户、活跃用户为核心的相关工作。只有真正了解用户需求,才能以最直接的方式获取用户。
在运营工作中,用户运营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运营岗位,因为没有用户我们后面要做的事情都是徒劳。
因为不管是产品运营、内容运营还是活动化运营。她们最终的目的都是在用户的基础上提升产品售卖,所以了解用户心理,懂得用户心理。理解用户运营的一些基础运营底层逻辑,才是我们做运营的相关提升方向。
用户运营常规模型:AARRR
Acquisition(获取用户)
确认用户是谁?
这个时候你需要根据自身产品的属性,包括核心功能、业务逻辑、产品研发阶段。进行需要推荐用户画像,并可以进行目标用户引入相关准备。
如何找到目标客户并获取?
其实就是渠道引入问题,目前获取用户的渠道多种多样,包括种子用户邀请、广告投放、新媒体传播、线下营销等多方面。
举例:滴滴早期,是通过先引入司机端,在拉通乘客端。再次引入司机端这样一种交替的方法。保持一种稳定的供需平衡,这是因为这类产品是需要保证供需平衡。
Activation(提升用户活跃度)
对于大多数的产品而言,真正有意义的是活跃用户数,而不是注册用户数。因为只有活跃用户才可以真正为产品创造价值,所以我们需要通过提升独立用户活跃度来提升产品价值。
到了这个阶段,我们有几点需要注意:
用户的产品体验如何?
用户获得怎样的手艺?
我们需要仔细研究用户在使用产品的体验,通过数据化可视方案来整理相关路径。
给予用户认可、激励、情感的认可,用户认可产品才是真正的可以推进售卖。
Retention(提高留存)
“用户来得快,走得也快!”这就是互联网的自然现象。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现象级产品,例如当年大火的“旅行青蛙”,当年开端时,一时风头无量。但是平淡期过后。阿里接手了相关产品,但是反观如今,持续使用的用户却很少了。
如果想提高用户留存,那么你就要不断提供高用户的舍弃成本。做用户是要增加用户和产品联系的互动性,拉大他离开的成本。并且引导他们持续在产品上做出更大的产出。
Revenue(获取收入)
在现在这个时代,所有的开始都是以最终盈利为目标,而如何盈利是商业产品模式的基础。
有的产品从最开始的时候,就深深地知道自己的商业模式:例如,滴滴、美团、携程等相关产品。通过调配供给侧和需求侧之间的信息连接效率,向出租车公司/门店店铺/酒店等商家,向B端商家收取管理及广告的费用,这也是一种盈利模式。
但是也有很多产品,一直在寻求自己的商业模式:例如,邮箱、看图软件等相关工具类产品。她们的目的往往很多时候是为了晚上公司的产品线,形成闭环。整体提升用户在产品中的体验,产品本身其实并不赚钱。
有一部分产品主要是以C端付费为主:例如,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等相关产品,主要以推出“付费精品”,实现由音频分享精品输出的蜕变,开启商业变现的道路。
Referral(病毒传播)
病毒传播,又称自传播。是指用户在线上分享、互动形式口碑传播,实现用户爆发式增长的自传播形式。
关键在于我们是否了解用户心理,是否能解决用户需求,是否能给客户通过传播提升自我提升。
这个主要关键在于,我们是否真正了解用户心理。是否解决用户需求,能否给他超出预期的体验,从而勾起用户分享的欲望,这样才能让产品以一种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大的效果。
用户分层管理:用户金字塔模型
所谓金字塔模型,是属于积累了一定量用户之后,进行用户等级细分制度。
随着用户基数增大,用户需要通过(数据化的形式)进行属性化差异分级。即使同一个属性的用户,那么他才购买产品的时候习惯也会有所不同,用户群体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群体,我们作为运营人员不建议采取“一刀切”的形式进行厨宝的形式进行运营,而是需要根据不同人群针对性运营,这即叫精细化策略运营,也叫做用户分层。
用金字塔模型给运营人员的启发:
1、通过用户分层,对不同特性的用户采取针对性的运营策略。
2、把用户运营的80%时间,用在金字塔顶端20%用户上,核心用户数据关注。
3、用户会员提醒,通过数据给予客户定制化的需求。
用户分群管理:RFM模型
当用户分层不足的时候,那么我们需要更精细化的“RFM”模型,对同一分层的用户进一步切分。
最近一次消费时间(Receney)
衡量用户的流失预警,消费时间越接近当前的用户,越容易维系与其的关系。
例:一年前消费的用户,价值肯定不如一个月内消费过的用户。
消费频率(Frequency)
衡量用户,对企业利润的贡献,消费金额越高的用户,对产品的价值就越高。
消费金额(Monetary)
衡量用户的忠诚度,是用户在限定的期间内购买的次数,最常购买的用户,忠诚度也同样最高。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重蔚自留地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whello.com/365711.html
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发邮件951076433@qq.com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