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以移动化、智能化为基本特征的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虚拟现实等新一代媒介技术的出现,改变了原有的信息呈现方式、传播形态,甚至影响了人们传统的信息接收习惯。在此趋势下,专业媒体机构将新媒介技术创新运用于新闻生产的各个环节,将其平台优势在网络新媒体的传播中得到延续与突破。本文对各类新媒体技术的传播优势及其在新闻生产中的创新应用进行归纳梳理,在此基础上,就新媒体技术在新闻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思考与展望。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 人工智能 AR VR 大数据 短视频 移动直播
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Understanding Media:The Extensions of Man)这部传播学著作中,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信息”的观点,即从长远的角度看,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并不是各个时代的媒介所提示的内容,而是媒介本身。这虽然带有技术决定论的色彩,但不可否认,从媒介技术发展史和传播史来看,技术一直都是媒体发展与媒介变革的驱动力量,新的媒介技术的出现必然会对新闻传播行业和社会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移动智能终端的迅速普及,媒体技术的突破更是不断加剧。如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移动直播等新媒体技术手段层出不穷,推动了信息生产与消费方式的变革。在此情境下,新闻生产不再是传统的封闭式链态线性模式,用户数据、网络监控工具成为新闻线索的新来源,机器人写作、数据分析让新闻生产更加高效,虚拟现实新闻、移动直播让用户有了可视化、全景化和更具趣味性的观看体验;基于算法的个性化推荐极大降低了信息获取成本,实现了精准投放,新闻生产模式随着技术的升级而不断革新。
凭借较高的专业化程度,传统媒体在运用新媒体技术实现新闻生产模式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有着独特的优势。《人民日报》、新华网、央视等传统媒体也抓住机遇,创新应用新媒体技术,结合重要的时间点打造了极具个性化和趣味性的新闻产品,将其平台优势在网络新媒体的传播中获得延续与突破。
一、新媒体技术的创新性特征
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其“新”主要是相对传统媒体而言。在媒体融合日益深化的今天,我们所说的新媒体技术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当代电子传媒技术,主要包括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等。与传统媒体技术相比而言,新技术开启了新的传播时空,具有更丰富的信息表现形式、更高速的信息传播效率、更低的传播成本,为新闻传播事业的创新发展开启了无限的可能。纵观前几年新媒体的发展状况,新媒体技术的特征概括为以下两点。
(一)移动化
据2018年8月20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 42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普及率为57.7%;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达98.3%。①网民上网设备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集中,获取信息渠道更加广泛,接受方式有了更多的选择,随时、随地、随身接受信息成为可能,新闻传播业拥有了更多的价值挖掘空间。
基于网民向移动客户端迁移的趋势,媒体将目光盯准移动化的内容分发渠道。除开发媒体官方移动客户端外,社交平台、个性化推荐平台、服务性平台都成为媒体内容移动推送的新通道,为用户打造了多平台、全方位的内容推送体验。除此之外,借助大数据、算法等内容分发技术,今日头条等媒体还实现了迎合用户阅读喜好的精准推送,提升了用户的黏度。除内容分发向移动化转变外,针对移动接收信息导致用户阅读习惯逐渐趋于碎片化的改变,媒体内容向精简有趣、篇幅短小的资讯类报道靠拢,并借助大数据、VR、AR、短视频等新媒体技术,创新新闻呈现形式,将晦涩、枯燥的新闻报道以生动、有趣、易读的形式呈现出来,以适应人们碎片化的阅读习惯。
(二)智能化
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媒体技术,正在把传媒带到一个智能化的时代,驱动传统媒体在智能化的方向下进行转型布局。从新闻选题、信息采集、信息加工到内容分发,媒体的新闻生产流程无不渗透着智能技术。
在内容生产领域,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媒体更精准、迅速地实现了新闻线索追踪,大大增加了新闻选题范围;“机器人写作”的兴起,极大提高了新闻生产的效率与准确性,解放了部分记者劳动力;以虚拟现实技术、移动直播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为用户打造了全景式、沉浸式的新闻作品,延伸了人体的“感官”,使信息传达更加深刻。在新闻分发领域,以“今日头条”为例的新媒体公司,利用算法实现了精准推送,迎合了用户个性化的阅读需求,迅速在市场立足。
二、新媒体技术在实际采编业务中的创新性应用
(一)人工智能技术 :贯穿新闻生产、分发全过程
人工智能,英文缩写为AI,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②2017年,“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其带来的智能应用成为新闻媒体行业中的亮点。借助数据筛选、自然语言生成、语音识别等技术,人工智能渗透在新闻策划、采访、写作、分发传播等整个新闻采写流程中。
如今, 人工智能在如下新闻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新闻线索监控。传统的新闻写作大多依靠记者电话采访、网络搜索等途径挖掘新闻线索进行选题报道,信息获取速度慢且核实周期长,难以在第一时间进行真实、客观的报道。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快速搜集、梳理网络及社交媒体上的信息资料,为记者提供了可靠的新闻线索及多样化的选题。2017年5月,美国Quartz的科技记者Keith Collins创建了一个名为@actual ransom的推特机器人,用于跟踪WannnaCry勒索病毒的信息。@actual ransom在第一时间内监测到了异常信息,打败了许多跟踪此事已久的新闻记者。
内容生产(机器人写稿)。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写稿机器人逐渐被应用于新闻报道。根据数据分析,写稿机器人可以用极快的速度提炼核心信息并完成组稿,大大提高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尤其在会议、自然灾害等突发新闻报道中,写稿机器人拥有记者无法比拟的优势。2018年两会期间,由新华社和阿里巴巴共同研制的“媒体大脑”参与了多个会议热点新闻的制作,将会议热点第一时间推送给受众,大幅度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与此同时,写稿机器人的运用,解放了劳动力,使新闻从业人员将更多的精力与时间用于撰写深度报道与解释性报道。
新闻分发。在新闻分发领域,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个性化信息推送平台,通过计算机算法实现了用户新闻信息的个性化定制。算法将海量新闻信息与用户个人阅读兴趣智能连接,实现了信息推送的精准化。在“信息爆炸”时代,内容的精准推送,使受众摆脱了筛选信息的麻烦, 极大地便利了受众获取信息,增加用户黏度。
(二)大数据技术:捕捉现在、预测未来
大数据是指在互联网保留下来的远超出传统数据库的海量数据。在新闻领域,大数据技术全面介入从内容采集、制作、分发的新闻生产全流程, 使传统新闻媒体的转型和发展有了强有力的技术依靠,给传统新闻业带来了全新的变革。大数据技术在新闻采编业务中主要有以下两种应用:
通过数据挖掘、分析生成可视化的数据新闻。 指运用互联网数字化技术,通过数据抓取、挖掘、统计、分析等生成、推出的一种新型新闻报道方式。通过挖掘、分析、展示庞杂数据背后的关联,利用新颖、有趣的可视化传播,大数据技术丰富了新闻报道的方式。除此之外,通过使用一定的运算方法对大数据进行分析,新闻媒体可以深化新闻叙事和对事实作出准确判断,对未来进行预测报道。在2018年全国两会上,由新华社和阿里巴巴共同研发的国内第一个媒体人工智能平台“媒体大脑”,就通过迅速扫瞄数亿个网页,从中收集文本、图像、视频等数据,对两会热点、舆情进行自动分析,进而生成可视化图表,并自动完成配音配图和视频剪辑,最终生成富媒体新闻。两会期间,有评论指出,“媒体大脑”的突破和应用或将为媒体生产端带来无限想象空间。
利用用户数据分析实现强针对性的个性化推送。例如,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新闻客户端,其主要功能并不是生产新闻而是聚合其他媒体的新闻资讯,以实现新闻资源的有效整合。通过数据分析,实现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新闻推送。
(三)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和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让受众身临其境看新闻
虚拟现实技术(简称VR),是借助计算机及最新传感器技术创造的一种崭新的人机交互手段。在真实场景的基础上,VR技术通过三维实景、电子地图等技术手段,为用户构建了一个仿真的或超真实的虚拟环境,使用户仿佛身临其境观看现实场景及人物活动。VR技术与新闻报道的结合,给传统新闻传播模式带来了颠覆性的变化。借助虚拟现实收视设备,受众如置身现场,成为整个新闻事件的“目击人”,将现场信息尽收眼底,不仅增加新闻作品的真实性、趣味性,更是给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鲜体验。
2013年,美国最大的报业集团——甘内特报业集团旗下的《得梅因纪事报》打造了解释性新闻项目“Harvest of Change”,是首个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新闻报道的媒体之一。2014年,该报与甘内特数字公司(Gannett Digital)合作,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和360度摄像头制作了一则关于爱荷华州四家传统农场面临时代变迁挑战的新闻报道《变化的丰收》,受众在借助虚拟现实设备观看新闻视频时,可通过上下左右转动头部“进入”农场,在360度视角的场景中走动,观察农场里的各种事物,就像本人身临其境一样,这是媒体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新闻报道最具代表性的案例。自2014年开始,越来越多的媒体尝试、探索用虚拟现实技术来制作新闻报道,尤其在新闻纪实、娱乐、体育赛事及会议报道等画面感比较强的新闻题材的报道中,虚拟现实技术强大的再现能力,给受众带来了不一样的视觉体验。
增强现实技术(简称AR),其原理是透过影像处理技术将虚拟影像和现实影像融合,使真实的环境和虚拟世界实时地叠加到同一画面或空间,最大的特点是虚实结合、实时交互。在与新闻报道相结合的实践中,AR技术则比VR技术更进一步。它可以将数字化的信息与浅层叙事相结合,通过扫描或识别移动客户端的特定区域,海量的背景信息便会被“激活”,以此来增强用户体验。
2018年两会,新华社客户端创造性地采用了增强现实技术进行会议报道,发布了“增强现实”报道《AR看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福利》。用户在新华社客户端首页,点击下方的“小新机器人”,然后使用AR功能扫描二代身份证背面,即可用极具科技感的方式浏览政府工作报告。AR技术的运用,给多样化的信息传播增添了更多的可能。
(四)移动短视频和移动直播:用流媒体打造新闻传播热点
移动端短视频和直播的传播,以移动智能终端为接收终端、以声画结合的视频为传播媒介。它们融合了视觉和听觉符号,兼具文字、声音、动态画面、静态图片等多种载体的多模态话语,与单调的文字相比更加形象直观。
短视频新闻传播的内容短小精悍且重点突出,在保证内容完整度的基础上强化了信息浓度,对用户具有持续的吸引力。利用智能手机,用户不仅可以随时随地观看新闻短视频,还可以以传播者的身份拍摄身边趣事,上传分享,操作简单且传播速度快,符合当代社交的新趋势。与短视频相比,移动直播的现场感更强,可以完整地向受众呈现新闻发生的全过程,更具真实性。与传统直播相比,移动直播有效缩减了新闻报道的成本,在网络覆盖范围内,通过一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新闻工作人员便可完成传统直播需要许多人才能完成的工作。而且,移动直播“赋权”于民众,在直播过程中,受众可以及时参与互动,提出问题或发表评论,实现了信息双向流通,增加了受众的互动体验。
2018年两会,短视频与移动直播视频成为最热门的会议报道方式。会议初期,《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利用短视频展开了流量竞技,推出了数十款创意十足的两会短视频作品。例如,《人民日报》推出的《政府工作报告怎么读?人民日报为你建了一座城!》,新华网推出的《跃然纸上看报告》,《人民日报》制作了短视频音乐MV《中国很赞》,生动有趣且充满了人情味。两会期间,人民视频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央视网等新媒体平台,优选报道角度,对会议全过程进行了移动直播。直播过程中,利用云剪辑技术,《人民日报》、央视还对两会热点和关键信息进行了实时剪辑发布,为网民“划重点”。以此,网民可以随时利用碎片化时间了解两会热点,获取权威资讯。移动直播加短视频的合作模式,让2018年的两会报道产生了 1+1 > 2 的传播效果。
三、对中国新媒体发展趋势的预测
(一)人工智能技术将进一步影响新闻传播业
凭借高效的新闻生成速度,在重大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中,机器人写作将逐步取代记者进行消息写作,新闻从业者将面临如何进行深度报道、如何逼近真相的职业挑战。此外,AI技术还将发挥大数据信息获取和解读的优势,实时监测新闻热点、即时获取受众反馈,在技术驱动下的新闻生产将更具效率和活力。
(二)内容价值继续回归,内容付费成为新媒体盈利增长点
在人人皆媒、万物皆媒的环境下,真实客观、有深度的优质新闻报道显得格外珍贵。据《2018年互联网及新媒体发展趋势研究》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用户对自媒体内容质量感到担忧。《2017年中国网络媒体公信力调查报告》指出,网民对于媒体公信力的信服取决于网络媒体报道内容的真实性、客观性、及时性以及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信息覆盖率、传播力等多个维度,而其中网民最在意的是网络媒体在提供内容信息方面的“真实可靠”,而后才会有更多的期待。③
内容价值的回归,优质内容成为行业竞争的要点,内容付费成为继广告、电商之后重要的盈利模式。随着知识付费领域的不断扩展,知识付费用户规模不断扩大、知识IP和知识领袖不断涌现,出现了知乎、分答等具有代表性的知识付费平台。在此趋势下,内容付费将成为中华优秀文化创造性输出的一个新方式。
(三)短视频将成为媒体争夺受众的关键
从数十秒到数分钟,短视频的长度一般控制在10分钟以内,内容短小、重点突出,既能够达到视觉化的呈现效果,还能满足受众利用碎片化观看新闻的需求。2018年两会,短视频成为媒体新宠,《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利用短视频两会报道竞技,推出了数十款创意十足的两会短视频作品。
随着快手、美拍、抖音短视频等APP平台的涌入,短视频传播的社交属性也在不断加强。未来,新闻短视频将与AR技术结合、与娱乐消费结合,新闻呈现形态更丰富,内容也更加贴合受众的阅读喜好。
注释:
①中国互联网络中心.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态统计报告.http://www.cac.gov.cn/2018-08/20/c_1123296882.htm
②百度百科.人工智能.https://baike.baidu.com/item/人工智能/9180?fr=aladdin
③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网络舆情研究中心.2017年中国网络媒体公信力调查报告
作者简介:黄楚新,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新闻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传媒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武晓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重蔚自留地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whello.com/355230.html
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发邮件951076433@qq.com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