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是这两年的热点行业,同时也诞生了很多热点新闻,今天我就用三分钟待你了解消费金融。
一、什么是消费金融
1、消费金融是指向各阶层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的现代金融服务方式。
2、消费金融公司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不吸收公众存款,以小额、分散为原则,为中国境内居民个人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此类专业公司具有单笔授信额度小、审批速度快、无需抵押担保、服务方式灵活、贷款期限短等独特优势。
3、政策法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
《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是为促进消费金融业务发展,规范消费金融公司的经营行为而制定的法规,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会2013年第18次主席会议通过,2013年11月14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会令2013年第2号公布,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4、消费金融牌照
至今获得银监会批复的消费金融公司已有22家,其中银行系占据九成以上,有20家。从这20家银行系持牌公司来看,提出申请的银行以中小银行为主。绝大部分的金融消费公司注册资金为3到5亿元,只有5家消费金融公司的注册资金达到10亿元及以上。
消费金融公司基本遵照“一省一家”的原则。目前已有四个直辖市、15个省开设了消费金融公司,除上海、广州外,在城市分布基本上是秉持着“一省一家”的原则。
二、为什么消费金融会火
1、符合国家拉动经济增长的需要
2015年,我国经济增速为6.9%,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744127亿元,较2015年增长6.7%,这是自1990年以来国内生产总值的最低增速,也是自1979年以来中国经济第一次出现连续七年下滑,其中投资的增速下跌至15年以来的最低点,民间投资热情也大幅度下降,进出口增速出现连续三年下滑的趋势。投资和出口两大模块对经济的推动显得力不从心,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辆马车”之一,被寄予了高度期望。
而消费金融作为刺激和扩大消费,并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工具,上升到了国家战略,首次进入《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
2、市场需求旺盛
随着90后消费大军的到来,他们着超前的消费意识和需求,更加注重追求生活的质量和休闲娱乐,带来了广阔的市场。而业内认为,中国消费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从吃、穿等生存型消费向教育、旅游休闲等品质型消费过渡。从整个经济机构调整来看,消费金融是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
同时传统银行对个人信贷业务门槛过高,一方面是消费需求旺盛,一方面是银行个人贷款难,消费金融正好弥补了中间的空白,很好的满足了消费的需求。
3、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
互联网技术的高度发展为传统的消费金融开辟了新的渠道,拓展了许多在互联网模式下的消费场景,使得消费金融在互联网的平台上大有可为。依托互联网的消费金融增长较快。据艾瑞咨询报道,互联网消费金融从2013年开始爆发到2016年,其交易规模从60亿增长到了4367.1 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92.1%。
4、最关键的一点:足够的利润空间
表面上应该和信用卡的利润差不多,大概在18%左右,但是实际上由于借款人是从银行贷不到的款的人而且一般没有抵押,所以利率会更高,除开正常利率以外,还会加上各种管理费、客户服务费、增值服务费等等,再加上逾期费用造成的利滚利等,因此实际上利润往往会超过30%。
正是因为有这么高的收益,所以各个消费金融公司才会加大促销推广,不断吸引客户丰富场景,在竞争中全力开拓市场。
三、如何看待消费金融
1、本质是消费+金融+场景
消费+金融都能做,而场景化才是消费金融的关键, 更多基于衣、食、住、行的各种各样的消费场景被创造出来。这种“场景化”趋势使金融和生活的边界日渐模糊,金融服务开始渗透入各种消费场景之中。 全面嵌入到众多的消费场景中,一方面既能增加用户的黏性,让用户对产品和平台产生足够的安全感和信任感,进而迈出关键的一步,另一方面也让消费金融产品有了更长的生命周期。
比如蚂蚁花呗和京东白条就是分别基于淘宝和京东的消费场景,前2年很多的校园消费,以及3C产品、医疗、二胎贷等等都是基于各种消费场景的。
2、为什么BAT这种大型互联网公司没有消费金融牌照
实际上消费金融牌照门槛太高,《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 》所规定的消费金融公司的门槛太高而使得许多有实力、有条件经营消费金融的公司拿不到牌照。《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 》规定申请设立的消费金融公司至少应当有1名出资人,其消费金融业务管理和风险控制经验在5年以上,并且其出资比例不低于拟设公司全部股本的15%,实际上满足这一条件的基本都是银行;若主要出资人为非金融机构,其最近一年营收必须大于300亿。这些条件对于银行发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非常有利,导致 “正牌”消费金融公司大部分属于银行系。而对于其他企业想要发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这些条件都很难满足
《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还规定,非金融企业作为消费金融公司主要出资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最近1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00亿元人民币;最近1年年末净资产不低于资产总额的30%;最近2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承诺5年内不转让所持有的消费金融公司股权等。同时要求主发起人必须是金融机构且股份不少于30%, 这对于大型互联网公司而言来说非常不公平。显然,这种规定强化了银行的主体地位,必须依附于银行才能实现自身的金融目标。银行在这种合作中作为取得合规性的“必要条件”也将获得更高的话语权。
3、没有消费金融牌照也能做消费金融
因为消费金融巨大的利益空间,所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举几个例子
京东白条是第一款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于2014年2月正式上线。由于京东采用的是B2C的电商模式,京东白条尽管与信用卡实现的功能并无二致,但其本质是一种商家对客户的赊销,因此哪怕是不要钱白送你也管不着,接不接受客户延迟付款完全是商家自己的信用政策,所以从原则上讲这是没有问题的。
蚂蚁花呗于2015年4月正式上线,由于淘宝采用的是C2C的电商模式,要想实现先消费后付款的功能,赊销是说不通的,因为商品是卖家的,而不是淘宝自己的。这时阿里小贷的牌照派上了用场,蚂蚁花呗通过阿里小贷公司给消费者发放小额贷款。随后6月份阿里的网商银行成立,发放贷款更加不存在合规性的困扰,其现金借贷产品借呗走的就是网商银行的通道。
其他的编外消费金融公司也各显神通,通过各种方法成功绕开了准入障碍。
4、没有消费金融牌照的公司反而干得更好
没有牌照的公司也能干,而且数目大
目前市场上存在300多家消费金融公司,有牌照的比率连10%都不到。
得场景者得天下
编外公司在场景上占尽优势,而正牌公 司除了个别外,其他均没有紧密联系的场景。
正牌公司主要有两种经营模式,现金借贷(北银、中银等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以及线下与3C或家电卖场进行合作(捷信、马上等)。正牌消费金融公司大多由银行发起,对风控要求更高,灵活程度跟编外消费金融公司比相差甚远。同时由于消费金融容易直接与信用卡发生竞争,而正牌消费金融公司多数又是中小银行为主,并无太多优势。
编外公司更敢做
编外公司除了更加灵活以外,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引入投资(2016年消费金融领域融资约190.68亿元),在成本上面更舍得投入,方法上更加激进,因为更容易抢占市场份额。
还有一点,编外公司为了赚钱更加“凶狠”,就以校园贷来说,银行早就放弃了校园贷款市场,不要说信用学生逾期率很高,就是助学贷款这种公益性质利率实际上逾期率也是很惊人。但是编外公司为了挣钱用的手段就很惊人了,最终造成的影响也是很恶劣的,这种业务正规军敢碰吗?
5、实际这么高的利率不怕别人不还吗
首先正是因为收益高,所以能够承担较高的坏账率。
其次对于个人贷款,实际上只要能定位到这个人(是谁?在哪?家庭情况等等),催收并不是困难的事情,有的是方法,当真正催收开始以后,随着催收级别上升,用之前听过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只要你对生活还有那么一点希望,都会来还上的。
6、前景如何
这是一片蓝海市场,还会有很大的上升的空间,有数据预测,今年消费金融市场至少会比去年翻倍。
因为平台不规范、信贷产品设计过分追逐市场份额和收益、风险监控力度不够以及平台资金实力不足等多方面原因,使得消费金融市场的负面消息也是频出不穷。监管力度加强是必然的事情,但是估计肯定会有时间周期,不会一下到位。
所以随着激烈的竞争以及监管加强,市场也必定会进行整顿,重新洗牌,优胜劣汰。
最后有一点建议,尽管消费金融市场会越来越大,但是大家还是要量入为出,合理规划好自己的支出,如果需要用到消费金融,不要被表象锁迷惑,算清实际的利率,货比三家,选择利率更低,没有陷阱的公司。
互融云消费金融综合系统是一款集电商金融系统、渠道加盟系统、智能信贷系统、规则引擎风控系统 、资金结算系统、智能催收系统为一体的综合业务系统。系统整合了电商、金融资产端、渠道合作(实体店、社区、渠道接入)支撑线上+线下相结合的O2O模式、电商模式、实体门店、社区商圈等多种消费金融应用场景,推出应用场景化产品购物分期、消费信贷、现金分期、随借随还、循环贷等多种金融产品 ,其中消费信贷类产品有租房、汽车、教育 、装修、旅游等多种服务、商品消费场景。系统解决了传统信贷的放贷慢、风险高等问题,结合互联网大数据征信对接多维度数据源、个人信用认证、量化评分等做到快速自动化审批与人工审批完美结合,灵活配置风控模型,降低风控成本,提升审批效率,减少坏账发生率。有效帮助传统类金融机构、产业链企业、电商平台在提供金融服务过程中提升风险管控能力、提高审贷效率 ,使企业在增加金融服务能力的同时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重蔚自留地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whello.com/346639.html
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发邮件951076433@qq.com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