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的战略资源的作用,大家都很清楚。用最直白的话来说就是——谁掌握的资源多,谁就在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但是,仔细想来,问题远没有这么简单:首先,所谓的“战略资源”都包括什么?其次,“战略资源”如何发挥作用。下边就来分析一下。
首先,战略资源都是什么?说到资源,人们首先想到的肯定是石油、矿产的自然资源,其次,可能会想到人力资源、投资资本等。事实上,资源的范围要比这大得多。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奈很好的给资源做了定义,即软实力资源和硬实力资源。硬实力资源主要包括经济、军事、科技及相关领域的物质财富;软实力资源则是指文化、宗教、内部凝聚力、意识形态吸引力等心理或思想方面的优势。
其次,这些资源的作用和价值。事实上,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涉及面很广,在这里我们仅是讨论其中一个相对简单但却很容易被忽视的因素——不同的资源在不同时期的作用是不同的。约瑟夫·奈在他的成名作《美国注定领导世界?——美国权力性质的变迁》一书中用很大的篇幅讨论了这一问题。他认为,单看一个国家掌握资源的数量并不能说明这个国家权利的大小和实力的强弱,原因有二:一是,不同时期资源的重要性不同:16世纪,西班牙的实力来自于新大陆的金矿、殖民地贸易和王朝关系;17世纪,荷兰的实力来自于海上贸易和资本市场;18世纪,法国的实力来自于庞大的人口、农村手工业和军队(以及大革命时期的思想);19世纪,英国的实力来自于工业革命、自由贸易、岛国的地理位置、财政和金融及君主立宪制;20世纪,美国的实力来自于科技、美式文化、以北约为代表的联盟关系以及自由开放的国际贸易和外交关系等。正是由于“变化”这一因素,使得即使一国未遭遇大的变故,其国际地位依旧会发生改变,今天的弱者将来也有机会成为强者。
二是,光有资源还不行,还需要把它转化成实力。而这就需要制度保障。在这里我们以美国为例。美国三权分立互相制衡的制度对扩大“资源”是十分有利的,但是他在处理政策问题上众所周知的“低效率”却不利于资源的转化。这种情况限制了美国的发挥。这一点,基辛格在《美国的国家战略》和《世界秩序》中也有过类似说法。
谈到这,我想到马汉和麦金德经典的“对决”。海权论的代表人物马汉坚持认为英国在集合了地理位置、海洋文化、海洋产业等各种优势有时候,其海权必然战胜传统陆权。但是20世纪初英国著名地缘政治家麦金德却持不同意见,他认为,陆上大国在整合了内部资源后,完全可以抵消海权的优势。事实证明,麦金德的论断符合20世纪中前期的历史事实。这是因为,麦金德充分考虑了内燃机革命和铁路的价值,站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上进行分析。但是马汉却是以19世纪甚至更早的历史背景为依据的。时代的变化使得资源的价值不同了。无独有偶,冷战开始后,乔治·凯南和布热津斯基等又提出利用边缘地带的整合围堵遏制苏联,海洋强国再次战胜陆上大国,这同样是由于世界从铁路时代进入到了天空时代和信息时代。资源的价值再次发生了变化。
总的来说,我认为,不论是对历史的回顾还是对未来的展望,都必须将“变化”这一因素考虑在内。随着时代的变化,国家“战略资源”的价值也在变化。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重蔚自留地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whello.com/343514.html
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发邮件951076433@qq.com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