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读了曾仕强教授的《中国式管理》一书,感觉收获颇丰,让我对企业的管理,尤其是企业中对人的管理有了全新的认识。
曾教授被誉为中国式管理之父,是当今中国极具影响力的管理大师与国学大师。曾教授研究中国哲学30年,深谙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管理理论。他首倡的中国式管理,名动政商学界,享誉海内外。
中国式管理之父:曾仕强
我们都知道管理好似无形的手,掌控着一个企业的命运,是一种及其复杂的行为。由于中西方文化和处事方式的不同,造成了其管理方法也应该有所区别。
像欧美等国家企业的理念是人竞物择、适者生存,因此,采取的是末尾淘汰制。而日本等一些国家企业的管理理念是终身雇佣制,因此,采取的是家庭式管理模式。对于我们中国企业的管理既不是欧美等国家企业的末尾淘汰制,也不是日本等国家企业的终身雇佣制,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另一种,很难下一个固定定义的管理形式。但在现实的管理工作当中,很多企业管理者往往盲目地崇拜国外的管理理念,邯郸学步、生搬硬套。轻者浪费掉很多时间和金钱,严重的毁掉了自己辛辛苦苦创办的企业。
管理看似很复杂,其实有规律
对于管理中这样一个争议很大的问题,曾教授给出了精辟的分析:人的行为大同小异,中国人和外国人的行为说起来也差不多。这种看法很多,只是站在管理实务的立场,它刚好和理论界重视“大同”部分相反,强调的是必须注重“小异”的部分。所以,我们常常指责中国人如何如何,实际上并不是“中国人如此,西洋人相反”,而是,“中国人和西洋人在这些方面有程度上的差异”。不是“有”或“无”,而是“多”或“少”,才不至于陷入“二分法”的不利困境。
不一样的思维,别样的人生
在书的“序言”部分,曾教授深入浅出、有理有据地地阐述了造成两种不同看法的原因,不禁让人眼前一亮、茅塞顿开。
本书共设定10章,很符合我们中国人“十全十美”的夙愿。第一章以“基本的理念”开篇,接着讲到了“工作的原则”——“两可的拿捏”、“是非的判断”、“凌乱的秩序”等等关于管理“中国人”的内容。不愧是“中国式管理”,单看这些目录就充满了浓郁的中国风。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也有好管理
在讲到每一个小主题的时候,曾教授都会先例举一个相关的案例,让读者眼前充满了画面感,既生动形象,又诙谐有趣,很少有人能像曾教授一样把枯燥无味的管理知识娓娓道来,谈笑风生、通俗易懂。
曾教授讲到我们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悠悠岁月、日久天长,流传下来许多许多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底蕴浓厚。所以,我国的人与人之间不只是简单的人际关系,而是更为庞杂的人伦关系。也正是这样庞杂的人伦关系,使我们企业的管理变得错综复杂、纵横交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难度。
在书里面,曾教授从我们中国人特有的文化背景和交往习惯,多维度广角度分析中西方管理的差异,论证我们为什么不要简单复制西方的管理思维,而是要用自己中国式的管理。
读了曾教授《中国式管理》,打开了我们思想的枷锁,理清了我们的迷茫,指导我们在实际的工作中如何把管理工作做好?值得一读,也推荐给大家。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重蔚自留地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whello.com/338607.html
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发邮件951076433@qq.com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