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一路高歌猛进的内容行业喜忧参半。关于公众号打开率急剧下滑的讨论甚至浮出水面,自媒体前景到底如何?
一、阅读量持续下降,公号运营进入“5+2”时代:公众号阅读量的剧烈下滑成为行业痛点。我们密集地和多位自媒体人交流,其中就有粉丝百万的情感号作者感慨“号越来越难做,标题太重要”,缺乏热点的情况下,一旦标题不够刺激,打开率就会跌入谷底。更严苛的提法是,整个公号运营进入所谓“5+2”时代,即行业平均阅读率滑落至5%左右,打开率约2%。
这里说的阅读率=阅读量/粉丝数,打开率=阅读里来自公众号会话的人数/粉丝数。当然,这里说的是平均水平。大家应该都清楚,打开率和阅读率不是一个概念,前者的失守反映一个残酷现实——没有打开率意味着内容和用户“失联”。
在新媒体大肆宣扬粉丝经济的时候,你苦心经营的公众号却和95%以上的粉丝彻底失去了联系。这是个悲伤的结果,听起来有点危言耸听。
极端理解就是,无论你发什么,对这95%的粉丝而言,不过是深埋在订阅号上的一颗小红点而已。而这些粉丝,对你来说,也只是停留在微信后台的一个数字。毫无商业价值可言。
二 、信息泛滥,优质内容稀缺,自媒体进入“加速淘汰期”:信息泛滥无须赘言,一个热点能激活数以万计的推送,千奇百怪什么号都在蹭。早先时候,营销号手里那些拼拼凑凑的标题党文章,动不动也能10w+。
慢慢这两年,要搞点套路才得人心,从选题到标题,营销号也开始挖空心思“做内容”。道理很简单,原本依靠“剪刀加浆糊”内容、线下活动、娱乐八卦奇闻等途径涨来的粉,要么流失过快,要么迅速僵尸化,只有优质内容吸引来的粉丝才真正有价值。优质内容说起来简单,但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自媒体人很难做到这一点。六神磊磊读金庸、王左中右、槽边往事……他们的内容肯定不可复制,然而在垂直细分领域有意识的做好内容,并不那么困难。
三 、运营的价值更加凸显:我们说红利期已过,包括现在所说的,“加速淘汰期”,不是意味着公众号不能做成功,而是需要更多更精准的投入。坚持原创内容的自媒体会活得更好,但运营的配合显得更加重要。不注重运营的自媒体“吃力不讨巧”,如果说内容上精耕细作是趋势,那么运营上要做的就是促活——怎么让95%的沉默粉丝活起来,如何从“内容思维”转变为“内容产品思维”?这是接下来更值得自媒体人思考的问题。
四 、音视频异军突起,内容加速迭代:中国的网民数量已超过 7 亿,由于用户数量不可能再保持高速增长,占有用户时间成了互联网巨头的竞争焦点。比起浏览图文,音频、视频、直播等内容形式更能让用户沉浸,点开视频一不小心两个小时就过去了。
制作精良、有创意的音视频节目成为爆款图文后最好的吸流量手段。2017 年上半年,短视频领域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腾讯战略投资快手,二是阿里系的土豆全面转型为短视频平台。直播行业也继续获得资本青睐,腾讯投入 20 亿搞直播,巨头入场拉开第二轮大战的帷幕。然而,在巨头纷纷动辄 10 亿地补贴流量时,更多人的感受却是短视频和直播的泡沫破裂了。
五 、有选择有侧重地多平台渗透和分发:内容创业与流量平台存在着共生共荣的关系,自媒体内容影响着平台的规模与影响力,而平台的内容分发能力也影响着内容传播效果。这种互为重要伙伴的关系也使得内容创作者出现跨平台发展的趋势。
企鹅智库发布的《 2017 自媒体趋势报告》显示,近六成自媒体入驻了四个及以上的流量平台。除传统的内容平台,淘宝、京东这样的电商平台也加入了对内容的争夺,为了吸引自媒体人,动辄慷慨抛出上亿的补贴。在提升内容到达率和传播率的同时,跨平台分发也会引发内容同质化的问题。
六、从个体走向矩阵化、机构化:草根的黄金时代早已过去,单人作战或单个公号作战,迟早都会碰到天花板。头部自媒体在招兵买马之后,积极布局矩阵号,以大号带动小号,迅速扩张内容领域版图。
2017年 2 月新榜对话“视觉志”,其旗下已经有一个庞大的公号矩阵,合计粉丝约 2000 万,在各自细分领域名列前茅。微信公号的矩阵化,体现在短视频上是走向MCN的机构化运营,将多个IP聚拢来,发挥出更大的商业价值。
七 、暴利时代结束,内容营销要拼创意:早期的自媒体在广告市场上是强势方,可以通过手中的议价权实现极高的利润率。新媒体渠道已经失去稀缺性,市场定价回归理性。广告仍是大多数自媒体的主要营收方式,但随着中长尾公号的营销价值下滑,广告能够带来的收益增长也逐渐放缓。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一些垂直细分或是具有独创性的公号仍然能获得品牌主的喜爱。
八 、内容变现多元化但受约束:新媒体盈利的方式更加多元,越来越多的自媒体开始尝试内容电商、知识付费等变现途径。
但另一方面,自媒体通过不断创新营销手段获得商业利益的同时,相关的监管体系也需要不断完善。非广告营收比例会增加,包括此前很少涉足内容电商领域的地方号,更多自媒体会尝试内容电商。
有运营者表示固定做内容电商后,粉丝的购买习惯形成,转化率和客单价都会逐渐提升。随着规模扩大,内容电商大号也会面临难题,逐渐告别小而美后的内容团队会越来越重,从前端选品的品质把控,到后端销售的售后服务,接下来都会面临考验,甚至阵痛。
经过前期造势、营销和艰难探索后,知识付费即将进入第一轮洗牌期。无论是得到App这样大的知识付费平台,还是个体单打独斗的小课程小品牌,火热一年后,“复购率”和“续订率”将成为行业焦点。针对付费内容质量的质疑,知乎live推出“七天无理由退款政策”。知识付费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我们也清楚,由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大众知识付费意愿不够强烈,知识付费还很难在短期内取得快速发展。
九 、不确定因素增多:这里所说的不确定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更多是政策收紧,移动互联网并非法外之地,新媒体也步入“持证”时代。
政策收紧的影响有多大?最近两天,连微信平台个人公众号要被关闭的谣言都传出来了,试想,这在2016年是不可想象的,即便是谣言,也是传出公号规则更宽松自由的谣言。
十 、与线下连接趋势加强:从线上走向线下,是自媒体发展的一大趋势。而从上半年动作频频的微信小程序,也能看出微信想要连接线下的决心。在小程序诞生前,行业内对它的期待非常高,然而推出后却迅速遇冷。
张小龙当时抛出的“无需下载、触手可及、用完即走”的概念,并没能引发小程序使用热潮。事实上,除了摩拜单车小程序外,我们几乎只能从微信官方频繁推送的公告中,感受到小程序的存在感。
微信不断赋予小程序新的能力,试图激活它的价值,也侧面体现出其效果不如预期。但因为有摩拜这个连接线下的成功案例,小程序的未来仍然值得期待。而对于自媒体来说,从线上走到线下的尝试也越来越常态化。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重蔚自留地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whello.com/316278.html
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发邮件951076433@qq.com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