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取得成功,但唯有孩子的自主动机,才能使这种愿望成为可能。
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玩游戏这件事非常头疼,家长希望孩子像对待游戏一样对待学习,有充足得内驱力,坚持不懈的精神,专注的投入和付出,但结果却总是事与愿违,孩子对游戏的沉迷与对学习的懈怠,形成了鲜明对比。
最近我看了一本《内驱型成长》的书,这本书从”控制感”出发,全面介绍了父母应该如何帮助孩子激发内驱力的话题。在这本书中,讲述了很多脑科学的原理,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以游戏为榜样,借鉴青少年游戏成瘾的原因,并把它的底层逻辑应用到教养方式上,以此来激发孩子的内驱力,提高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上的自律性。
所以今天这篇文章,我就结合这本书的精髓谈一谈如何借助”游戏思维”来提升孩子内驱力的话题。
1. 沉迷游戏:底层逻辑及现实启发
游戏或电子产品成瘾已经是一个严重而普遍的社会问题,这个问题不止在青少年身上有所体现,成年人也深受其害。亚当•奥尔特在其著作《欲罢不能:刷屏时代如何摆脱行为上瘾》中,严厉谴责了一种现象:很多从事技术工作,最了解技术力量的人,其实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使用技术。他们会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严禁使用电子产品的学校,还在家里积极劝阻12岁以下的孩子使用电子产品。大名鼎鼎的苹果的创始人乔布斯,就非常限制自己的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甚至不给孩子买ipad。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电子产品的制造者,实际上是最深谙电子产品是如何使人上瘾的。但是反过来说,我们对电子产品除了痛恨以外,实际上也可以透过熟知电子产品吸引人的底层逻辑,来掌握激活孩子生活和学习内驱力的行为密码。
那么,电子游戏使人沉迷的底层逻辑是什么呢?
答案在于:电子游戏极大的满足人们对于能力表现和控制感的需求,同时,多人游戏还能满足人们对”关系”的需求。
也可以简单的说,电子游戏的设计,满足了人性的基本需要。
首先,游戏设计师利用游戏的任务制造了”成功在即的紧迫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玩家会体会到自己有强烈的”立即采取行动去解决障碍”的愿望,并且相信自己能获得成功。
游戏设计师通过将游戏的难度调整到与玩家的竞技水平相匹配的程度,来创造一个让他们专注并努力参与其中的完美环境。所以,游戏能够带给玩家一种极大的”完全浸润感“。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来,“胜任感”和”目标感”是游戏吸引人沉迷的重要原因。
其次,游戏设计师还给玩家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环境——在这里,犯错不但不丢人,反而还可能是学到新技能并且玩的更出色的手段。
在这一点中”安全”是关键词,一个人的心理只有在感觉到安全的环境下,才能保持专注,并产生心流体验。
第三,游戏让人产生”意义感”和”价值感”。
很多游戏都利用了”人们喜欢依附于那些令人敬畏的宏大任务”的心理,它驱使玩家不断闯关,实现自己”史诗般的意义感“。
从人的天性来说,人其实是需要一定程度的竞争和努力的,事实上,人的本质更乐于通过努力来获得胜利,而不是单纯的毫无压力的待着或闲逛。
所以,这一点中最关键的部分在于”通过恰如其分的努力,即能带来巨大的价值感”,这也是符合人性需要的。
第四,多人游戏满足了人们对于”关系”的需要。
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动物,都需要”关系”。有研究表明,在与别人玩游戏之后,即使赢的是对方,我们也会更喜欢对方,这是因为一起玩游戏这件事,能够极大的建立信任感。
所以,这一点的关键词在于”关系”,良好的关系同样可以满足人的心理需求。
通过以上四点,我们可以看出让我们成瘾的游戏,实际上是满足了人内心当中的底层心理需要。游戏设计师正是利用了人性,才达到了玩家对游戏上瘾的效果。
如果利用这个逻辑对比学习,我们就不难找到为什么孩子如此头疼、抗拒学习的原因了。
第一,没有动力,缺少价值感。
很多家长利用奖励来激励孩子,但是奖励机制在本质上是有损于孩子的目标感和价值感的。单纯依靠外界奖励,并不能够长久的激发孩子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只有类似于”坚定的我想要什么的信念”这种深层价值感,才能长久的激发孩子自主学习的动力。
第二,难度系数高,缺少掌控感。
刚才在游戏上瘾的原因中,其中一点是”游戏的难度与玩家的竞技水平相匹配”,而在现实中,很多孩子之所以放弃学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己无法在学习当中找到掌控感和胜任感。当一个人总是在一件事情上体会到挫败感的时候,ta自然就不会对这件事再感兴趣,也不愿意为之付出努力。
第三,在与学习的关系中,体会不到支持感。
很多家长会说孩子学习不好,但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说,应该是孩子和学习的”关系”出了问题。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学习在当今社会被赋予了太多超出其本身实际内涵的意义,这让学习这件事变得无比沉重。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没有体会到像游戏那样的社会支持,反而收获的是来自家长的压力、抱怨、焦虑等负面情绪,所以,孩子沉迷游戏,很大程度上也是满足了想要逃离现实关系的内在需要。
2. 遭遇游戏成瘾:家长能做什么?
现实中,已经有很多孩子产生了游戏成瘾的现象,对于这些孩子,家长能做些什么呢?我们可以从宏观以及微观两个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
① 宏观角度:重塑亲子关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游戏成瘾的现象
大部分家长会把孩子游戏成瘾的现象当成孩子的个体行为,试图通过或硬或软的方法,比如跟孩子谈判、没收游戏机、限制上网时间、使用物质奖励、苦口婆心的劝说等方法来矫正孩子的行为。但是这样做,基本上收效甚微。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家长对于孩子游戏成瘾这件事的认识不够深刻,没有从”关系”的角度理解和看待问题。
刚才我们提到过,孩子沉溺于游戏,不是游戏本身有什么问题,而是孩子和游戏的”关系”出现了问题,孩子过度依赖于游戏,是因为在和游戏的关系里,孩子的心理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所以,想要彻底的解决孩子的游戏成瘾问题,需要从”根”上改变亲子关系的质量。
在游戏成瘾的孩子的家庭里,一般都有一些共性:比如父母过于强势,对孩子管控过多,总是不断的侵犯孩子的心理边界;比如父母关系不和睦,对孩子的照顾也仅限于生活上的吃饱穿暖,对于心灵上的滋养和关心不够,让孩子的内心缺少安全感;再比如父母过分注意孩子的学习问题,眼睛里只有学习,造成孩子对学习的极度逆反等等。
离开了”关系”的视角单纯看行为,会造成视野的狭窄,事实上,一切关系都是孩子与父母关系的对外投射,从这个角度说,游戏其实是背了不良亲子关系的黑锅。
所以,重新塑造有边界、有共情、有尊重的亲子关系,才是解决孩子游戏成瘾的根本路径。
② 微观角度:6项具体行为指导,引领孩子走出游戏成瘾
说完宏观的层面,在具体的实操中,家长能在孩子游戏成瘾这件事上做些什么呢?可以尝试从以下6方面入手:
第一,矫正自我行为。
事实上,大多数游戏成瘾的孩子,家里都有离不开手机的父母。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英国的一项研究中,60%的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会在屏幕前花费太多的时间,但是有70%的孩子认为自己的父母过多的使用了电子产品。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同时也反映出很多成人自己在电子产品中同样缺乏自控力的现象。所以,如果家长想要让孩子放下电脑,首先要以身作则,营造全新的家庭氛围,为孩子做好榜样。
第二,尝试理解,带着敬意帮助孩子,在适当的时候关掉电子产品。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家长必须首先认知互联网是孩子最常社交的地方。所以,家长在”适当的时候”帮助孩子是十分重要的,比如孩子正在和同学发信息,你如果上来就说”你聊天时间太长,该停止了”,那么毫无疑问会制造矛盾。
很多家长根本没玩过游戏,一提到游戏就是排斥、皱眉的态度,这种态度也会把孩子和游戏的关系变得更近,并且把他们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上。如果家长能够了解孩子为什么那么喜欢游戏,甚至对游戏还很通晓,那么再和孩子沟通的时候,孩子就更感觉到自己被尊重,这样就能够极大的提升和孩子协商玩游戏的限制、规则的效率。
事实上,作为心理咨询师,我们也会玩王者荣耀,目的就是找到和孩子谈论游戏话题时的共同语言,拉近和孩子的距离。
第三,回归自然,和孩子一起享受”不插电的私人时间”。
有研究表明,孩子在沉浸于自然环境智慧,甚至在看过自然界的海报之后,其感受和表现都能得到明显的提升。
事实上,游戏带来的快感实际上是一种虚拟快感,这种虚拟快感给人最大的影响就是会剥夺真实体验,产生非现实的快感。所以,想要让孩子摆脱游戏的依赖,其中一项重要的方法是,让孩子重新体会现实世界,尤其是自然界的美好感觉。
也许有的家长会犯难,因为建议孩子一起出去常常会遭到拒绝。但是这是一个大的方向,我们需要循序渐进的逐渐让孩子走出斗室,走到大自然中。
自然对人有天然的吸引力,凡是感受不到自然之美的人,实际上是心理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这时候,需要家长动用智慧和耐心,和孩子一起重新回归自然的怀抱。
第四,沟通时”告知而非说教”
很多家长最常犯的错误就是总是说教。喋喋不休的说教,是最容易激发孩子反感和对抗情绪的行为。
作为家长,并不需要告诫和教授孩子如何使用电子产品,家长的职能是表达对孩子能管好自己使用电子产品的信心,并给他提供帮助——这一点,正是温尼科特所说的”60分的妈妈“该做的事情。
对孩子表达出信心,实际上是给孩子传递了”积极关注“的信号,而必要的时候提供帮助,则是给到孩子足够的心理支撑,满足孩子对于”安全基地“的需要。
所以,家长并不需要替孩子作出决断,而只需要尽到告知和建议的责任——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点听上去简单,却是很多家长做不到的。归其根本,是家长自身的人格成长不够。
第五,通过合作达成解决方案。
单方面的压制孩子,必然会激发反抗。家长和孩子通过协商和合作达成解决方案的做法,也在言传身教的给孩子传递理性的人际交往方式。
作为父母,家长有引导孩子成长方向的义务和责任,但是也仍然需要认真倾听孩子的诉求,并和孩子以协商的形式达成最终的解决方案。
第六,动用家长自身的杠杆作用。
家长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仍然需要一定程度的动用自己的”杠杆”作用,比如家长可以让孩子知道,自己会不定期的检查他们的上网情况,直到确定他们没有以对自己有害的方式使用这些东西等等。
通过以上6项具体的行为指南,家长可以更好地 帮助孩子摆脱对游戏或网络的上瘾状况,塑造积极的人生。
3. 利用游戏思维: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走的更远?
归根到底,游戏只是一个切入点,我们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孩子成长的内驱力,让孩子实现真正的自律。在这个问题上,家长可以参照游戏的底层逻辑,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帮助孩子提升内驱力。
① 使用”SMART原则”,使用”心智对比”技术,为孩子建立目标感
目标感是激发孩子内驱力最重要的因素。在打游戏的时候,打完通关游戏是一个大目标,而打完每一关则是小目标,正是对这些目标不断的进取心,使得孩子沉溺其中。
在帮助孩子确定目标时,可以采用SMART原则。
•S:具体——specific
•M:可衡量——measurable
•A:可实现——attainable
•R:切实——relevant
•T:有时限——time-based
在制定目标的时候,我们通过这个原则来帮助孩子进行目标的自我检视,看看自己的目标是不是切实可行,是不是过于宏大。当目标被分解为离散的、可操作的具体步骤时,再看到进展,就能增加释放多巴胺的水平。
此外,对于较大的孩子来说,”心智对比技术“,也是能够帮助他们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目标的方法。
心智对比技术是有纽约大学的加布里埃尔·厄廷根教授开发的,它通过绘制达成切实目标的路径形式,来保护那些好高骛远的孩子免于被”失望感”击倒,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那些整日阴沉沮丧的孩子——比如一说起任何一个目标,他们都会找出一百个理由证明这些目标是实现不了的。
具体的步骤如下:
第一,让孩子设定”自己的”目标——注意,这个目标是孩子自己的,而不是受到家长暗示或者服从社会主流思想影响的目标。
第二,鼓励孩子就他所希望产生的结果,写下几个关键词。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需要随心所欲,保持轻松。
第三,让孩子考虑一下,实现这个目标会有哪些障碍——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障碍不是指的外部障碍,而是让孩子思考自己会受到什么影响,以及当这些障碍发生时,自己能做些什么(即应对方式)
所以,心智对比技术的原理,实际上是首先激活了孩子的内在需要,然后引领孩子动用理性思维,为自己实现目标构建了困难应对方案。当一正一反两种机制共同作用时,目标就变得清晰且可实现了。自然,孩子的内驱力也就被激发出来了。
② 了解”脑科学知识”,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很大程度上源于化学,而非性格
孩子沉迷游戏,厌恶学习,其实都来自于他们的感觉,区别在于前者感觉爽,而后者感觉不爽。我们可以通过让孩子了解一些脑科学的智商,让他们相信自己的行为很大程度上源自化学,而非性格。这样做,对于提高孩子改变自己的自信心大有裨益,当孩子们掌握了一些脑科学的知识,他们就能更好的认知自己,调整行为,激发内驱力。
比如家长可以帮孩子认知四个主要的大脑系统——执行控制系统、压力反应系统、动机系统和静息状态系统,并且将其中的脑科学原理讲述给孩子,这样做可以帮助孩子认知自己对学习产生的厌恶情绪其实并不是真的是学习本身带来的。
在讲述过程中,家长可以应用一些简单的语言和生动的图像。比如家长可以给孩子讲一讲杏仁核的运行机制,告诉孩子,很多时候产生的恐惧、焦虑情绪,是因为杏仁核超出了自己的承受水平,那么这时候,我们可以交给孩子尝试用”退后一步”的方法,摆脱杏仁核控制的”情绪脑”,转而动用”前额皮质”的理性脑,重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孩子了解到自己在哪些方面能比大多数人做的更好,哪些方面是自己的短板时,他们会更有信心,更能有效的发挥自己的内驱力。
③ 练习”备选计划”思维,增加人格的灵活度,拓展认知领域。
打游戏的时候总会遇到重重困难,这就需要孩子专注,动脑,使用多种方案解决问题。在孩子的实际生活中,家长也可以利用”备选计划”思维,通过设想不同的未来和设置备选计划,来帮助孩子解除困扰,相信即使首选计划不能顺利达成,也仍然不是世界末日。
从脑科学的角度来说,备选计划的思维能够加强前额皮质调节杏仁核的能力,保持理性思维和冷静思考的能力。
通过备选计划思维的刻意练习,孩子能够提升自己人格的灵活度和适应性,让孩子从”只有唯一路径”的刻板思维中走出来。事实上,在人格的五个维度中,灵活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如果一个人的灵活度太低,他就很容易受到各种挫折和打击。
④ 使用”自我同情”技术,让孩子更加接纳自己,保持持久的行动力。
在游戏中,孩子不会因为自己的犯错而内疚、自责,这是因为他们感觉到了游戏环境的安全。所以,在游戏环境,孩子总是能够很好的自我同情。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习惯高评判大家家长常常会培养出缺少自我同情能力的孩子。如果一个对自己有很多的评判和不接纳,就会在实现目标的时候显得动力不足——因为他的心理能量都用于自责、懊悔之上了,以至于没有多余的能量用于行动。
作为家长来说,需要帮助孩子构建安全的心理环境,一方面给孩子足够的鼓励和支持,另一方面鼓励孩子进行充分的自我同情,以此来保持孩子持久的行动力。
比如当孩子骂自己”笨死了”,并且对自己表现出绝望情绪的时候,家长可以说:”你是这样看待自己的,但是我的看法与你有所不同,如果你想听,我很乐意与你分享我的看法”,如果孩子在当下不想听,那家长也不要强迫,而是先把想法收起来,将来寻找合适的时机再和孩子交流。
家长还可以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使用”自我对话“的方式,指出孩子认为自己不行、差劲等结论的逻辑错误——这种逻辑错误的产生,常常源于孩子的认知出现了偏差,比如因为一件事没有做好,就对自己这个人产生了自我攻击,所以,家长需要帮助孩子把”人”与”事”分开,充分的理解自己所犯的疏漏。
⑤ 动用”精力管理策略”,帮助孩子走得更长远
在游戏中,完美的游戏设计能让孩子达到心流体验,产生大量的多巴胺。在生活中,我们同样可以让孩子通过运动和锻炼,增加多巴胺的分泌,保持心智的稳定,更好的集中注意力。
这就需要家长班帮助孩子学习和使用”精力管理策略“。
约翰 瑞迪在他的书《运动改造大脑》中曾经写到:如果学生在学校课程中大量锻炼,其学习成绩会显著提高。而我们众所周知的芬兰教育,也是要求学生每经过40分钟的教学时间,就需要进行20分钟的户外游戏。
运动不仅能够帮助孩子们精力充沛,分泌多巴胺,而且运动的控制功能还与心理控制及执行之间存在密切的重叠。
在”精力管理策略”中,还包括充足的睡眠和大脑的休息。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在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间上做出调整,这同样对于孩子的精力充沛,产生充足的自我掌控感非常有意义。
【写在最后】
家长其实没有必要对游戏谈虎色变,电子产品是现代生活发展的产物,我们对待游戏,应该有更全面和更客观的认识。
家长需要做的,是帮助沉迷游戏的孩子从游戏中走出来,重新构建新的、高质量的亲子关系,以及利用游戏思维帮助孩子激发生活和学习的内驱力。
说到底,游戏利用的是人的心理需要,而激发孩子的内驱力,同样需要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重蔚自留地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whello.com/265614.html
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发邮件951076433@qq.com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