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来看几组数据
一、疫情前后中国化妆品市场表现。
• 2018年(疫情之前),中国化妆品市场已经成为增速最快的全球第二大化妆品消费国。
图为Euromonitor/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的一组数据
全球化妆品市场份额排名前十的国家,美国、中国、日本位列前三;
全球化妆品消费复合增长率前十,中国、印度、韩国等新兴市场引领全球增长。
• 2020年(疫情中),中国化妆品市场仍保持6.83%正向增长。
• 2021年(疫情常态化),1-10月中国化妆品零售总额3097亿元,同比增长16.9%。
图为Euromonitor/前瞻产业研究院2011-2020年中国、美国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变动情况对比。
二、国产化妆品增速快,市场竞争更加充分。
• 从2018到2021,国产(国内灌装生产)化妆品从30%增加到58%。
数据来源:Euromonitor
Euromonitor数据,从2018到2021,国产(国内灌装生产)化妆品从30%增加到58%,进口(国外灌装生产)化妆品从70%降至42%。由于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研发和生产灵活度、本土政策支持等因素,出于对供应链、成本产出比、上新速度等因素的综合考虑,一些中高端产品出现国内生产的现象。
• 高端市场由外资品牌主导,集中度高,本土发力大众市场,占比不断攀升……
数据来源:欧瑞咨询、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三.功效当道,天然受追捧;护肤、香水关注度最高,彩妆发展最快。
• 成分党当道,天然原料最受追捧
• 护肤是消费主力,占比52%,彩妆发展最快
数据来源:欧瑞咨询、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 护肤、香水关注度最高
数据来源:微热点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通过这几组数据,我们看见的是这样一个中国化妆品市场——首先,市场增长的信心是毋庸置疑的;其次,作为一个区域市场,与其他市场相比,中国化妆品市场更开放、竞争也更充分,进口产品的国产化进程,一方面在加速国内市场的竞争,另一方面也在推动这块市场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最后,大体量、高增速、充分竞争的背后一定是更多创新发展的新机遇,当下的国内市场特色鲜明,功效护肤是最大热点,天然市场值得挖掘,伴随消费升级和消费者认知的提升,香水、彩妆、个护等多个赛道机会点众多。
这时的中国化妆品市场,消费者就在那儿,谁能创造价值,市场就是谁的。
正是基于这样的市场环境,我们看到,疫情常态下,在其他区域市场表现平平的国际巨头,纷纷在中国市场斩获巨大成功,这更加坚定他们进一步布局中国市场的决心和信心,一直处于市场主导地位的国际品牌正在以更加投入的姿态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来。我们也看到,虽然伴随移动互联网流量红利的收窄,一大波本土品牌在感慨市场难做,但仍有一小批找准发展方向的本土品牌开始持续增长。因此,如果此时你的市场没有做好,一定要从自己身上找问题。技术市场也有一些亮点值得关注,比如科学界开始看到化妆品市场,更多的科研院所和高校加入到产业发展中来,更多的基础研究成果得以转化应用,“产学研”的市场氛围正在初步形成,也有一批技术领先的本土原研企业开始崭露头角。尤其值得关注的是,1月1日,《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行业上下已经在“合规”的框架下,围绕质量控制、功效测试、原料管理……展开了多轮深入广泛的沟通碰撞,这部行业根本大法,不仅从顶层设计层面,引领市场真正围绕消费者需求进行自上而下的变革,同时也带来很多系统性机遇,比如功效护肤。
因此,其实身处这片市场的每个人都在思考,如何才能抓住机遇,破局发展?
本期年度展望,我们选取了几个代表性的行业关键人,来听听他们眼中的产业机遇在哪?如何破局?
弗图-梅鹤祥:科学发展功效护肤的几个关键点
从2020年8月3日至今,不到1年4个月的时间,弗图医学编辑、翻译、整理了172篇与化妆品相关的前沿学术文章。作为一个梳理再学习的过程,弗图的每一篇文章背后,都是梅鹤祥对功效护肤和精准护肤的研究和思考。
在这个过程中梅鹤祥发现,尽管市场明确知道功效是消费者的核心诉求,但迄今为止,仍没有任何一个系统的方法指导如何实现成分在配方中的功效,也没有对某一功效成分进行系统性地论证体系。
巧合的是,药妆品之父Albert Kligman曾提出的三个具体问题:
1、活性成分能否穿透角质层 (SC) 并在与其作用机制一致的时间过程中以足够的浓度输送到皮肤中的预期目标层?
2、活性成分在人体皮肤的靶细胞或组织中是否具有已知的特定生化作用机制?
3、是否有已发表的、同行评审的、双盲的、空白对照的、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试验来证实功效宣称?
以药妆类维甲酸成分为例,其大多数研究都是基于视黄酸对皮肤的作用,而关于视黄醇和视黄醛的临床试验却少之又少,并且缺乏显着性的统计评估;有研究证实激动素在植物以及体外的抗氧化作用,然而,却鲜有能够充分回答渗透性、作用机制和临床效果的研究;绿茶和大豆都因其抗氧化作用而在商业上得以应用,但关于它们作为局部抗衰老剂的功效临床研究却很少……
因此,功效评价体系的建立不单对中国化妆品市场来说极具挑战性,对所有宣称功效的产品来说都是一个挑战,正是基于此,梅鹤祥在Kligman经典三问的基础上,梳理出了一套由1个中心5个基准点组成的功效评价框架雏形,这个框架也仍在思考完善的过程中,未来可能拓展到7个基准点。
1个中心即精准护肤,目前的5个基准点包括活性成分的安全性评价、活性成分筛选模型的精准选择、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的精准匹配、活性成分的精准输送和临床验证。对于活性成分的安全性评价,需要从浓度/剂量、条件性风险、蓄积毒性、内分泌干扰、初级产物、刺激产物6个方面来进行;对于活性成分筛选模型的精准选择则需要从稳定性、渗透性、靶向性、释放水平、代谢水平方面来综合考量实现;活性成分的精准输送则需要在合适剂型的前提下,考虑输送、释放、渗透性、生物利用度、靶向性等关键指标的控制。
梅鹤祥认为,《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对功效宣称的有力监管,不仅规范了市场上的违法宣称,同时也使得功效评价成为每个功效宣称背后的规定动作,为科学发展功效护肤提供了法律依据。
赢创-吴玉芳:看成分、求功效、重科技之后是什么?
看成分、求功效、重科技之后,中国市场会走向何方?
在吴玉芳看来,随着消费者在化妆品认知方面的持续提升和进步,看成分、求功效、重科技,会进一步向具有深远意义的“可持续”方向发展,这不仅是赢创的战略重点,也是赢创这些年一直加码布局的市场,未来也将持续贯彻这一理念。
比如,赢创开发了一套动态且不断发展的可持续指标衡量系统——“CAREtain ® Toolbox”。该系统涵盖原料的溯源信息、可持续认证及生物降解能力等多重信息,客户可以按照自己最关心的指标筛选原料组合,开发最优的“清洁美妆”产品。
当然对赢创来说,“清洁、可持续”更是产品性能的升级。
以赢创可持续生物技术平台RHEANCE® Glycolipids催生的第一支产品RHEANCE® One(2019年上市)为例,这款行业首支通过仿生生物发酵工艺获得的高质量可发泡个护清洁原料,正在给个护清洁市场带来一场“温和的革命”(Gentle Revolution)。
RHEANCE® One源自自然的两亲分子,完全采用可再生原料,通过控制微生物与糖的发酵获得,发酵过程中不添加任何碳源;100%生物可降解的RHEANCE® One,降解后形成的二氧化碳可以被绿色植物再利用,重新生成为糖,整个循环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几乎为零;RHEANCE® One拥有优异的发泡和清洁性能,对皮肤也非常温和;其卓越的卸妆功效,可增容不同油脂的特性,绵密柔软的泡沫还可以为口腔护理产品带来舒适的口感。
因此,赢创“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为消费者带来更多重的益处:品质提升、功效加强,以及可持续发展所带来的长远意义。
汉宁-曾运生:防腐行业的困局来自于基础研究止步不前
个护防腐剂市场在过去较长一段时期内一直处于风口浪尖。
作为防腐剂行业的一个分支,其发展离不开大防腐行业的发展,也有其自身产业的特点。当前个护防腐剂行业面临的困局正来自于这两者的交叠并行。
2022年,我们将见不到陶氏微生物控制技术部、舒美和特洛伊……,经过2021全球范围的公司并购,当下全球防腐剂行业正处于变革的“风暴中心”,业内跨国公司的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陶氏微生物控制部门曾经是推动行业创新和技术迭代的全球领导者——2009年,它将杀菌剂行业成功迭代到微生物控制的产业新高度,从那以后几乎所有的防腐剂公司都改名为“微生物控制”公司。陶氏微生物控制部门消失的背后是行业技术困境:没有好的科研成果来推动技术迭代发展,也是这个困境使得曾经的王者失去了自我革命并推动迭代的能力。
个护防腐剂行业,因为涉及接触人体,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相应的法规监管。严格的法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消费者,但同时也为防腐及研发和应用带来了诸多制约,很多配方师在选择防腐剂是感到自己是“带着脚铐在跳舞”。由此产生了很多所谓“无防腐”宣称,产生了成分党对防腐剂的攻击,以至于中国监管部门直接发声对合规防腐剂予以支持,并宣布“无防腐”是违法宣称。
在2022年,首先,个护行业会寻求掌握先进专业防腐技术的公司紧密合作。真正拥有先进防腐剂技术的公司能够使用大数据科学糅合庞大防腐剂应用数据做防腐剂筛选,进行精准的耐药菌诊断,并掌握科学的药剂研发和制造技术。2022年的个护防腐剂市场将开始呼唤高度专业化的公司,寻求具有深厚的微生物、化学、药学和大数据科学素养和技术能力的公司。只有这样的公司才足以让个护产品对防腐剂的选择回归本源:用最合适的防腐剂和最低剂量做到防腐效能安全可靠。其次,对于防腐剂公司自身来说,必须回归科技,加大科研投入,从源头创造,才能推动行业自身的发展,实现破局。
最后,当下个护市场还有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寻找新型防腐剂成分,比如天然来源提取物,生物合成的新型防腐剂成分,如抗菌肽等。一旦这个方向成为主流,也将会对防腐剂行业的“碳达峰”和“碳中和”作出贡献。
芬美意安保罗:中国香氛市场的3个特点
芬美意中国区总裁安保罗先生首先分享了一组来自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的数据:
到2020年为止,中国香水市场总价值达到了109亿人民币(17亿美金),虽然和世界上其他一些市场相比还是相对较小的份额,但是市场的增长速度是十分惊人的。从2018年到2024年,中国市场的香水消费预计每年将增长15%。据推算,到203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二大的香水消费市场。
他认为,全球香氛市场都在快速增长,中国市场尤其值得关注。中国消费者非常自信,中国的中产阶级和年轻一代都对香水香氛产品有着强大的消费需求,因此,无论在高端还是大众市场,中国市场都有很好的发展,而且新兴的本地高级香氛品牌发展迅猛。
安保罗总结了当下中国香氛市场的3个特点:
• 从名牌到小众多元
过去,中国消费者更喜欢追逐知名品牌,比如4、5年前,国内市场对于香氛香水的选择还是比较保守,偏爱商业化或者高销量的知名品牌。如今,消费者越来越成熟有品位,他们开始喜欢追求小众品牌。新一代消费者喜欢惊喜,敢于尝试新鲜事物,追求独一无二、与众不同。在个性表达、自我愉悦的驱使下,中国消费者通过小众品牌寻求不同的情感体验,这也是为何小众香氛香水市场对于他们如此具有吸引力的原因。今天我们看到的那些受欢迎的产品,一定是多元化的,其特点不仅仅体现在香味上,或者品牌理念上,更多的是各个方面的整体表现。
• 文化认同、民族自豪感与共情发展
中国消费者有深深的民族自豪感,对于中国制造的产品以及品牌理念中带有中国文化、艺术、传统、艺术等元素的本土品牌更具有好感。那些更理解中国文化和美学,并善于以此为灵感,为产品注入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和消费者共情的品牌更容易脱颖而出。
• 新兴本土高级香氛品牌发展迅猛
在中国香氛市场中,本土品牌的执行力度和速度之快,也是其他市场很难实现的。本土香氛香水品牌善于迅速把握市场动态和时下趋势,并且采取高效的产品发布流程,所以其产品推向市场的速度非常之迅速,有时只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在中国市场,品牌更能够迅速洞悉市场,抓住爆点,并随着市场的转变调整策略,并通过社交媒体打造品牌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同时善于运用电商平台,也是中国市场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在香氛市场,59%的消费者乐于尝试新产品。中国消费者对创新持有更开放的态度,期望看到新颖的东西,也变得越来越有好奇心。
而针对这些市场特点,继2019年上海香水创意中心之后,今年9月,芬美意在华南地区开设了第一个整合感官体验中心,这个融合创意实验室和评估创想区的空间可以为客户和消费者提供沉浸式的整合感觉体验,迅捷快速地满足市场定制香氛的需求。
来源:荣格个人及家居护理-全部-杂志 - 荣格工业资源网
更多资讯,关注公众号:荣格个人护理
原创声明:本站所有原创内容未经允许,禁止任何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等机构转载、摘抄,否则荣格工业传媒保留追责权利。任何此前未经允许,已经转载本站原创文章的平台,请立即删除相关文章。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重蔚自留地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whello.com/264451.html
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发邮件951076433@qq.com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