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教你什么是虚拟账户。

今天我们来说一个有些非主流的概念——“虚拟账户”。

虚拟账户经常被人提及,用于网络时代的账户发展,但是由于其概念的抽象,掺杂了过多的内涵,人们将虚拟账户与“互联网信息账户”、“支付账户”、“银行电子账户”、“虚拟记账簿”进行了各种关联映射。

概念越多,大家对于虚拟账户的表述就越混乱,今天我们来简要说说这几个虚拟账户,有进一步探讨需求的我们再讨论。

互联网信息账户

互联网信息账户其实与资金账户并无直接关联,但是从价值的角度来看,信息账户的数字资产价值正在不断提升,而类似“虚拟货币”这样的概念未来是否能够合规的与互联网信息账户挂钩,我们不好判断。

但是对于信息本身的价值量化,或者说未来通过信息交换来实现价值交换,进而形成新的交易形式,还是可以期待的。

而在这个层面,运营商掌握着实名通讯信息,似乎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互联网信息账户,虽然目前只作为记录网络用户信息,但是未来它所占据的服务维度,注定能够打通更多的账户类别,是更高维度、入口更为前置的账户服务。

支付账户

虚拟账户在金融服务中的应用其实并不新鲜,不过真正大范围进入到公众视野,主要是因为第三方支付的应用。

三方支付通过线上渠道为用户的支付行为开立一个账户,用于担保、个人转账、消费等各类支付场景行为,但这个账户对于单一用户主体来说并不是一个真实存放资金的独立资金账户。

支付账户依托于三方支付的备付金账户,账户的区隔基本上完全依靠“互联网信息登记”。账户与账户之间的资金转移,也完全依靠支付机构的记账,实际的资金趴在备付金账户几乎不发生流转。

这样的账户显然是“虚拟的”,资金流与信息流相对分离。

虚拟出来的支付账户,其应用优势很明显,支付体验摆脱了资金流的管控限制,用户在交易中的便捷度被大大提升。当然风险也是存在的,信息安全、备付金的管理,反洗钱,等等问题,但持证经营总体上能够对风险进行把控。

银行电子账户

银行电子账户目前对市场来说可能已经不再陌生了。很多人也把银行的电子账户称为虚拟账户。

2019年3月份,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发布《关于加强II、III类银行结算账户风险防范有关事项的通知》,银联随后下发《关于发布《银联网络II、III类银行账户开户验证业务指引(试行)》暨开展银行开户验证业务系统改造工作的函》,关于银行II/III类电子账户的关注度被再次拔高。

前期我们也写过一篇《关于那些银行II类账户的故事》,关于银行的II、III类账户,很多人非常期待,期待银行能够基于银行账户的应用实现互联网时代的逆袭。

电子账户真的虚拟吗,与其说是虚拟,不如说是“非实体”,这种表述似乎更为准确。

II类账户的强校验属性,并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虚拟账户,更接近于在开立流程线上化了的银行账户,这个账户在各个要素上都几乎与一般的银行账户无差别。

目前几家无线下网点的互联网银行(含直销银行),都面临着II类账户在线验证开通的阻碍,因此主要依托资本金和同业拆借解决资金问题,难以通过直接账户吸储的方式降低资金成本。

相比较II类账户,III类账户的感觉似乎更接近虚拟账户一些,只不过III类账户的限额,以及银行账户的独立场景基础薄弱,天然缺少自身的优势或独有使用场景。同时对于银行来说,这种小额长尾的市场,一直就不是银行运营的强项,在长尾运营能力缺失+小额场景缺失的情况下,银行的III类账户(类虚拟账户)之路,注定会很艰辛。

虚拟记账簿之“实体化”

虚拟记账簿这件事情,可能争论要更多一些。其中一个争论的焦点是,银行到底能不能做一个类似“支付账户”一样的体系。

曾经有很多机构都在琢磨,三方支付公司能做支付账户体系,银行既然也有支付结算的能力,为什么不能建一套支付账户体系,比照支付公司的方式去做线上开立?

当然更有很多的银行核心系统开发公司,把这种理念放在账户模块的设计中,所谓“内部户+虚拟记账簿”的方式,去“虚”出账户。这种虚账户的方法,有些应用在电子账户功能,有些被应用在平台收单的“二清”服务中,有些就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信息记账功能,全看银行侧怎么去设计业务。

然而,虚拟记账簿的实体化应用,注定要有一个明确的规则界定,否则就会因为管理确实很容易造成社会乱象。

支付公司支付账户遵循《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银行账户遵循《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不同的账户,运营主体不同,对账户的管理规范也不相同,银行建设类比支付账户的虚拟账户体系似乎并不具备制度空间。

因此虚拟记账簿的实体化应用,在目前看来还存在很多监管层面的阻力。对于银行这样的服务主体来说,其虚拟化的开立形式,难以满足客户识别的要求,如果完全能够满足识别要求,即不需要开立虚拟的账户,既可以用传统账户或电子账户解决问题,这类业务在一定程度上是逻辑相悖的。

虚拟记账簿之“虚拟化”

银行无法形成类似支付账户的“新型非银账户”体系,但是虚拟记账簿并非不具备市场应用的空间,比如各家银行的企业收款产品,通过多级虚拟记账簿的应用,帮助企业生成多个收款用的虚拟子账户,用以在收取交易款的过程中,快速区分收款来源,提升企业自身账务处理效率,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智能分账”的服务。

或者用于托管属性的资金,或者用于“二清”服务的清分链路记账,总体而言,无论虚拟记账簿如何描述,它更多的是一种“过程产品”,而不是一个真正的“账户产品”,不能作为外部企业存放资金的“账户”。虚拟记账簿的应用前提是明确资金的归属,明确某一实体账户,在确定性的资金归属下,通过虚拟记账的方式区分不同的资金构成,应用在一对多的账务处理过程中。

虚拟记账簿更多的作用用于明确资金归属主体情况下(或是在已经完成身份识别的存量客户下),用信息记录并区分资金属性,提高账务处理效率,但是核心离不开资金归属主体的明确以及合规。

复杂定义的复杂场景

到底什么是虚拟账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

互联网公司认定自己的用户账户,甚至预付卡账户既是虚拟账户。

支付公司认定I类、II类、III类支付账户是虚拟账户。

银行认为自己的II类、III类电子账户是虚拟账户,作为I类账户的补充。

互联网银行认为II类账户是主账户。

银行软件外包机构认为虚拟记账簿、电子账户是虚拟账户。

除此以外,还有其他类型的虚拟账户,比如TA等各类交易账户。

虚拟账户的定义看起来并不严格,不严格的定义之下去讨论应用场景就变成了非常痛苦的事情。毕竟大家都在说虚拟账户,讨论虚拟账户的历史,展望虚拟账户的未来,而本质上其实是各说各话,毕竟不同的机构对虚拟账户的诉求不同。

I类、II类、III类支付账户,应用在小额支付的不同环节阶段,聚焦核心场景,成为用户从低门槛到高门槛的运营流程。

对于银行来说,I类、II类、III类银行电子账户,并没有解决“环节阶段”的问题,而是在金融服务场景上有不同的走向,变成了同级并列存在的服务产品,在寻找不同的应用场景。

个人虚拟记账簿,企业虚拟记账簿,应用在特定的担保、收款场景,但离不开对存量客户的依赖,必须要从存量客户的业务场景中去推动应用。

这些不同种类的“虚拟账户”,由于市场规模、成熟度、产品形态均不相同,因此面向了不同的应用场景,以及发展路径。

但是对于市场客户来说,似乎什么样的账户都差别不大,如何用款,如何收款才是对账户最大的理解,什么时候用到这个账户,好不好用才是“虚拟账户”运营的出发点。

而对于银行来说,分散的场景、用户、账户产品,与不完善的基础产品功能,滞后的网络运营能力,和一刀切的账户获客理论,天然存在业务管理上的矛盾。

如果硬要总结的话,银行对于虚拟账户的应用,从全量视角来看需要对互联网信息账户进行更完善的设计,以拓展对客数据维度。从增量视角来看需要加强III类、II类账户在网络直销业务中的流程化设计,实现获客上的增量发展。从存量视角来看需要借助外部的支付账户,触达并提升I类账户的使用频次和粘性,以及通过虚拟记账簿提高存量客户的账户服务体验。

虚拟账户在网络时代的应用是一个体系化的事情,而非单一产品单点出击的问题。在以用户及客户为核心的网络运营趋势下,如何从客户的服务周期上,去考虑不同虚拟账户产品的应用脉络,场景链接,进而提升新场景的吸储能力,新渠道的获客能力,可能是现今更值得深入探讨问题。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重蔚自留地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whello.com/215642.html

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发邮件951076433@qq.com联系删除

(0)
创业小编创业小编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3年1月30日
下一篇 2023年1月30日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QQ:951076433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邮件:951076433@qq.com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