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位朋友在聊天的时候跟我说,其实很多做互联网的人都不懂什么叫互联网。
事实上很可能确实如此,许多人工作多年,但对行业事物本质思考很少,许多BAT等大公司里的职员甚至主管经理,对互联网商业的“感觉”远远不如互联网的草根创业者。
今晚就简单分享这件事,当然我个人也在不断学习中。
流量 = 需求 = 商业逻辑
商业是由人的欲望推动的,人们想要更快的交通工具、更便捷的沟通方式,于是催生了各种技术创新,带来商业成就。照张小龙的说法,欲望就是人性的贪嗔痴,换个如今比较温和的说法,欲望就是用户需求。
而如今的互联网的底层逻辑是流量,事实上流量就能反应出用户需求,简单来说,哪里有流量,哪里就有用户需求。
想想看是不是这个道理?一篇文章点击多,说明用户有想进去看看的需求;一件商品卖的好,说明市场上这件商品被许多人需要着;一个关键词被搜的多,说明用户有大量获取相关信息的需要。我们要找到这些需求,然后满足它。
在需求之上,可以衍生出商业价值。无论是持续写出用户想看的文章,还是卖出用户想要的产品,还是让你的信息更容易被需要的人知道,满足这些需求,都能构建出一个完整的产品逻辑。
总而言之,你卖的就是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用户需求就从流量中找到。
验证产品市场是否足够大
流量就是用户注意力,就是用户需求,这其实很好理解。但如果想打造一个有商业价值的产品,那么总体的用户需求量要达到一定的量级才行。那么,验证你的产品是否有足够的市场的方法就是,看它的相关流量是不是足够大。
而在这个验证过程中,我们需要突破信息茧房效应。
尤其在微信朋友圈这种封闭圈子中,和算法推荐的产品中,很容易形成信息茧房的效应。所谓信息茧房就是,我们看到的都是我们想看的东西。比如说算法推荐,你越是喜欢什么东西,算法越会推荐给你;朋友圈也是一样,普通人的朋友圈人群在审美、偏好、生活环境都大同小异,所以你看到的仅仅是与你相对一致的信息,太冲突的信息根本进不了你的朋友圈。
因此,现在每个人、每群人都是信息的孤岛,信息在兴趣圈子内传播很快,但是突破圈子很难。所以在验证用户需求量的时候,不能感情用事,需要用科学的方法。
比如说判断一个东西是否流行,不能过于依靠感性看身边的朋友是否谈论、朋友圈是否出现,而需要借助数据。只有数据才能让你快速突破信息茧房来观察事物,而数据工具就是各种流量平台的榜单、指数、数据指标。
如何构建商业逻辑
通过数据工具,验证市场需求和市场环境,从而通过产品满足用户需求,这就是商业/产品逻辑的构建方法。
举个例子,假设想卖女装连衣裙,去验证这个用户需求是否大的方法就是去淘宝上看连衣裙的指数,你会发现指数非常高,说明流量大,说明用户需求多;但同时你也会发现店铺数量也相当之大,那说明这个产品已经是比较饱和了,如果没有独特优势的话,你的连衣裙产品就很难在电商环境下生存下去。
再比如你在抖音上看到一个好玩的玩具视频流量非常大、点赞非常多,这说明用户的需求量大、用户认可度高,而这种看视频的需求会有相当一部分转化为产品消费的需求,这就能构建一个商业逻辑;
那么接下来你可以再去电商平台验证,搜关键词指数(用户需求强度验证)、看商家数(竞争环境验证)、看月销量(商业逻辑验证);如果这个玩具的搜索指数非常高,但是商家数量少,可是商家的月销售量并不低,说明用户需求大、但是用户选择少,意味着你找到了一个能几乎靠自然流量而销售赚钱的产品。
接下来你其实只要搞定货源进行倒卖就行,而熟悉电商的朋友都知道,阿里巴巴上大把的货源,还有不少能帮你一件代发,这样都不用操心产品和库存的事。
这种看上去像是倒卖的商业模式,确实让不少商业嗅觉敏感的人赚了一笔。看上去无非就是几个平台指数、数据之间的简单比对,但这商业逻辑的背后,其实是对流量、对用户需求的深入理解。
事实上,相比于产品的用户体验、美观、性能什么的,对用户需求的把握才是最重要、最底层的能力,也是商业逻辑的核心。
不仅仅是上面电商的例子,放在微信平台、百度平台都是一个道理,比如说前几年圣诞期间的微信圣诞帽刷屏,今年年初的旅行青蛙刷屏,都有巨大自然流量(用微信指数等工具判断),有些团队就马上抢注相关关键词的公众号、小程序,躺着截取了几十上百万的流量。
总结一下:
- 流量意味着用户注意力,意味着用户需求与欲望,意味着商业价值;
- 检验商业逻辑的方式是灵活使用各大平台的指数工具、数据指标加以判断;
- 对流量的理解,就是对商业本质的理解,这是从业者最应该有的底层能力;
先写这么多吧,总之,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每一个刷屏和热点的背后,都能构建出商业逻辑闭环,别只满足当吃瓜群众人云亦云,去观察理解背后的商业逻辑,能发现一片新天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重蔚自留地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whello.com/208747.html
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发邮件951076433@qq.com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