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微信生态释放的巨大红利,电商的社交化成为一大趋势,大量资本和企业涌入这条赛道,仅最近半年多,社交电商融资额达到数十亿美元。从百亿云集到千亿拼多多,在社交网络上分销、拼团等新玩法层出不穷,对准一线到四五线,中产到普通消费者等不同层级用户的争夺,更像是让众多社交电商之间,乃至和传统线上线下零售商,陷入到了一场久违、全面的洗牌战争。
数据显示,今年,中国社交电商市场规模预计可达11397.78亿元,较去年增长66.73%,越来越多的人群加入社交电商从业者大军。京东拼购今年月均增幅超过46.3%。苏宁拼购今年累计买家数突破3000万,7月更是同比猛增3650%。
与传统的通用电商相比,社交电商是依托于微博、微信、QQ等社交网络的交易行为,具有黏性大、互动强、用户细分精确等特点。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政策法律委员会副主任阿拉木斯表示,通过社交网络进行买卖,并不是基于简单的社交关系,而是发生在朋友之间的、具有偶发性的交易行为。
在此过程中,“朋友”或“社群”是核心,因为消费新生代80、90后喜欢固定的圈子。“如果利用好这种关系,就能起到推荐和传播产品、服务的作用。如果存有不正当的目的和手段,就会变成‘杀熟’。”阿拉木斯称,基于社交的买卖即便没有主观恶意,但若造成了实质性伤害,良心亦会受到谴责。
他认为社交电商已进入比较平稳的阶段,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应该是注重规范性、治理假冒伪劣、侵权、欺诈、传销等。在面对用户不断提高的质量要求时,拼购平台应摒弃“野蛮生长”模式,优化商品质量,才能保持长久发展。
尽管社交电商今年迎来最大风口,但不能将社交化简单等同于微博宣传、微信推广,更不能把千军万马搞微商当作实体零售转型的主导路径,社交电商的关键还是在于服务。只有通过社交化的人与人的互动服务,才能提供有个性、有温度的服务。而通过社交化的用户服务,进行精准营销,正是智慧零售的实现途径之一。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重蔚自留地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whello.com/203732.html
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发邮件951076433@qq.com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