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小成本大影响好口碑的电影《疯狂的石头》横空出世,不仅带红了里面的众多演员,其中黄渤的一句“牌子,班尼路”也让人印象深刻。今天,我们已经很难在商场里看到班尼路的专柜了,曾经红极一时,天王刘德华、天后王菲都代言过的一线品牌怎么就慢慢消失了呢?
班尼路原本是个意大利品牌,前身叫做宾奴,是最早进入中国休闲服装市场的外国品牌,在改名班尼路以前,周润发与张曼玉也代言过这个品牌。1995年,宾奴改名为班尼路,第二年,广州德永佳收购了班尼路,从此班尼路正式进入了中国内地市场。90年代的班尼路,一件T恤都能卖到几百块钱,这与当时人们的月平均工资也差不多。即便如此,班尼路凭借本身纺织业起家的优势,不但质量上乘,成本也能控制的很好,又是“外国的和尚”,迅速的占领了中国的休闲服饰市场。
与黄渤说出“牌子,班尼路”的同时,2006年ZARA进入中国市场,2007年H&M进入中国市场,2008年优衣库在此前经历过短暂的阵痛后再次打开中国市场。ZARA有着T台的影子,能最快的复制T台上的潮流服装进入市场领域;来自瑞典的品牌Hennes&Mauritz(H&M)之前在欧洲有着很大的名气,进入中国市场后依靠着“以最好的价格,提供流行与品质” 的理念迅速崛起;优衣库则重新将产品定位在白领阶层,凭借耐看的外观、实惠的价格、优秀的品质成功在中国市场拥有了一席之地。反观班尼路,过于平庸的设计与传统的销售渠道很快被快节奏的时尚休闲市场抛弃。后知后觉的班尼路在后期开始打折促销销售的策略,曾经高大上的一线品牌,沦落为价格低廉的“地摊货”,最终造成了品牌形象的崩塌。
不仅仅班尼路,青年时尚休闲品牌“唐狮”“森马”“美特斯邦威”“真维斯”、运动品牌“李宁”、”361度”、“乔丹”等曾经各大商场的主角也慢慢变少。如果不是收购“斐乐”,安踏的财务报表也将会非常难看。这也许可以为很多品牌提供一个思路,消费升级让消费者越来越看重品牌,中国人尤其好面子,很多红极一时的牌子如同曾经的非主流一样被安上了“小镇青年专用”的帽子。现今的时尚休闲服饰消费不仅有设计、质量等最基本要求,品牌定位也很重要。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时尚休闲服饰消费领域显得更为突出。在产品款式设计上,要不断迎合大众越来越高的审美;产品质量的底限一定不能触碰;在成本控制上,豪赌“扩张带来销量”是灾难性的,服装的生产要少量、精致、多频次,防止大量的积压;当使用多年的品牌形象已经造成固化,不妨大刀阔斧的改革,在精准定位的前提下,着力打造新的品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重蔚自留地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whello.com/203613.html
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发邮件951076433@qq.com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