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体验游戏的目标(作为家长你可以这样做)
引发我思考的是来自有态度的“Tony老师的文娱随笔”,他的文章《从国行XBOX被锁“后门”说起,聊聊国内游戏审核制度》中,看到很多人直接对游戏定义为“坑害”,让我开始着手准备为游戏正名。
而另一个教育领域“风生北渚”所经历的没收学生手机事件,我认为:上古期间,舜治水使用堵的方式失败了,而大禹用疏的方式成功了,所以应该好好引导孩子。在我说出这样一番话后,有网友评论说:凡事只挑毛病,不提建议的人,一般称之为喷子。
最后我竭尽所能,查阅一些资料后发现自己想为游戏正名的可能性很小,游戏和青少年的关系,又是一个饱受争议的话题,对于这样的话题我越发想避而不谈,但我依旧希望能够用自己十多年游戏的经验,以游戏热爱的身份谈谈游戏和青少年的关系。
无论您对游戏有多么深恶痛绝,游戏始终存在并一直向前发展,是毋庸置疑的。
第一章:为何玩游戏
美国艾奥瓦州立大学在杂志《儿科》中有一期涉及三千余名新加坡青少年的报告,青少年从小学到高中不等,70%为男性,研究周期为2年,参与调查的青少年中有80%会玩电子游戏,上瘾率为9%,并且这个数据与美国的比例一致。 –《电子游戏与对心理健康的利与弊 》
这项研究最终的结论为:不善于交际且性格冲动的孩子,更容易对游戏上瘾,一旦沉迷游戏,孩子患心理疾病的风险就会提高,同时往往伴随学习成绩下滑的情况。这项研究的意义在我看来最重要的不是学习下滑,而是心理学教授道格拉斯·金泰尔所说的:孩子不善于社交、学习成绩差、心情郁闷,所以才沉溺于电子游戏中。
从根源去寻求解决办法
并非是游戏“诱惑着”青少年,而是青少年选择了游戏。
这里我使用一款游戏《中国式人生·人生模拟器》,来谈谈孩子为什么会玩游戏,单纯的讲道理显得苍白无力,就如同一些家长面对孩子所说只有:别玩游戏了,好好学习,你看看隔壁的李雷和韩梅梅。而游戏可以使用数据来将人生进行模拟,每一步都将造成深远的影响,而这款游戏,让我对养孩子有了一定的认知。
游戏中培养一个超级巨星,需要非常大的精力
游戏主角从0岁到3岁之间,唯一的活动就是“抓周”。这项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流行的活动得以长存,代表着家长对孩子的期待,中国流传的一句俗语“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明,也就是说大多数人“忘记”的3岁之前的记忆,其实已经对你的未来影响深远。
抓周,新生孩子满周岁时,将不同的物品摆放,由孩童自己抓取,抓到的物品就是未来孩子的成就,是一种小孩周岁时的预卜婴儿前途的习俗。
婴儿期指的正是新生儿到3岁的阶段,虽然3岁前的儿童大脑皮质尚未成熟,这段记忆会被忘记,但是这个阶段父母将以“标准”影响到婴儿,正如1980年,卡斯比教授的一次实践,在1000名3岁幼儿中,就已经可以划分为5大类,其中有些充满自信,有些却已经沉默寡言,对于婴儿来说这些性格必然不是天生,而是在3岁前,甚至怀孕期间就已经被影响。
20年后,再次观察这1000名孩子:
28%自信型幼儿:成年后,开朗、坚强、果断,领导欲较强。
40%适应型幼儿:自信、自制,不容易心烦意乱。
8%沉默型幼儿:隐瞒自己感情,不影响他人,不敢从事可能受伤的事情。
10%不安型幼儿:行为消极,更容易苦恼,不现实、容易紧张和产生对抗情绪。
14%约束型幼儿:长大后性格并未有大变化。
三岁看老,存在夸大成分但却有实践可以证明
《人生模拟器》3岁到18岁,基本可以确定孩子未来的成就。
- 模拟的儿童在小学期间可以选择6种课外活动:
- 足球比赛:有几率获得心情和名声;
- 篮球比赛:有几率获得健康;
- 绘画:有几率增加心情;
- 奥数竞赛:有几率获得心情和名声;
- 小小发明家:有几率获得智力、名声、心情;
- 志愿者:有几率获得心情。
在读书过程中有可能会遇到全家外出的活动,选择和家人外出可以得提升心情等等额外情况。
相对合理的游戏提升机制
游戏中玩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以及人生经历来选择提升方向,但是现实生活中孩子只有两个导师-家长和老师。3岁之前的孩子性格和一些思维模式已经受到了一定影响,虽然是幼儿,却已经有了性格,而家长如果没有注意到这些变化,或者没有通过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很可能会选择游戏。
假设一个孩子A正是道格拉斯·金泰尔所说的不擅社交,成绩差,心情不好的不安型幼儿,具备了沉迷游戏的基础因素,A的人生模拟可能是这样的:
父母奔波工作,难以兼顾家庭,只有老人来照顾A,正是这样的背景导致A成为不安型幼儿:孤僻、消极、紧张且容易产生对抗心理。不安心理所导致的孤僻行为,让孩子倾向于宅在家中,父母较少的呵护让他变得更为孤僻,家中老人的精力有限,A最终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寻找最为有趣的事情去做,家长们经常沉浸的手机成为幼儿争抢的对象。
第一家长带给幼儿的引导,手机是非常“有趣”的东西;第二幼儿争抢手机后,家长无论是呵斥或者安抚,都和孩子进行了互动,所以手机对于幼儿的定义既可以玩,又能得到关注,家长如果进行放任处理,那么幼儿随着逐渐的成长,就发现了手机的奥秘-游戏。
所以,并非是游戏诱惑了孩子,而是孩子选择了游戏,或者他们别无选择。
第二章:游戏的目的性
游戏厂商以得到玩家的认可为目的,其中一大部分将这个目的和市场结合,甚至不遗余力的研究玩家的心理,以宏观的市场分析选择游戏模式,以微观的玩家心理作为设计依据,最终制作出的游戏对成年人都有一定的吸引力的游戏。
游戏群体不单纯以年龄区分,至今为止玩家年龄从3岁到80岁都有,至2019年6月份我国总人口14亿,16-59周岁的人群为8亿9640万人,网络游戏用户已经达到近5亿,将网络游戏用户理想化为青壮年,则接触网络游戏的玩家占据50%以上。
CNNIC统计数据,游戏群体非常庞大
这一章节,我将用自己对《剑与远征》的分析,结合逗比鲨鱼哥打游戏的理论来分析游戏的目的。
1、Come
目前有多少手机游戏,恐怕很难统计,每天都有无数的游戏上线、内测、公测,粗略来分手机游戏有单机和网络的区别,网络手游中又可以分为以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为主,休闲游戏为辅,而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又具体划分为多种途径,所以在千万种的手游中脱颖而出就需要一定的方式。
选择一款游戏是困难的,大部分玩家在寻找游戏的时候,经历的过程常常是游戏库中寻找-花费时间下载-繁琐的申请账号-五分钟体验-删除或者继续。因此类似于《剑与远征》的手游,将自己的游戏广告搭载于各种平台:短视频软件、浏览器、社交软件等等,几乎智能手机用户能够接触到的软件都存在了它的广告,所以尚未公测时它就获得了上亿的关注,也就是让玩家Come,产生体验的念头,达到这一步游戏也就成功了一半。
融合社交媒体、明星、短视频等多渠道的广告
2、Stay
不可否认,游戏领域对于玩家的心理摸索已经非常深入,玩家的需求是游戏设计的目的之一。《剑与远征》中很多设计理论都在迎合着玩家的心理,手机游戏大部分使用的是碎片化的时间,所以使用卡牌作为切入点,其次以轻松为主,则衍生了自动攻击的方式。
- 成长:卡牌提升、装备升级、获得材料等养成类游戏能够获得额外的成就感。
- 副本:多重副本设定:异界迷宫、王座之塔、奇境探险等等满足玩家对新世界的猎奇体验。
- 审美:Aric Athesis中国原画设计师,既有中西结合的美感,又有欧美平面风。
- 社交:以特殊的视角,不必遮掩能够在被允许的范围内畅所欲言,结交朋友。
游戏中的诸多设计可谓用心良苦,玩家所需求的自我实现,不断成长、对虚拟世界中的技能、地图的好奇、独特的美感、应景的音乐等等,都带给玩家沉浸式的体验,从Come中获得的玩家基础将进行一次筛选,经过研究,能够体验一周的玩家有非常大的可能,留在游戏中并为之付出。
剑与远征游戏体验界面
3、Pay
体验一款游戏,实现玩家支付的方式之一就是平衡。
《剑与远征》虽然是一款休闲的卡牌游戏,但也设计了递增难度的关卡,这些关卡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游戏的“试金石”。无论是升到10级,还是关卡难度让你无法通过,都会弹出一条消息:我们准备了丰富的礼包,请查收。诸如此类的设计已经屡见不鲜,其中经常包含了稀有的物品或者角色,如同剑与远征中的英雄“爱丝特瑞达”。
往往游戏前期的设定为6元,现实生活中6元所能购买的物品有限,这种思路正是“逗比鲨鱼哥打游戏”所分析的陷入充值旋涡初体验,一旦玩家充值的壁垒被打破,下次充值的几率将大大提高,如同“消费学”中的心理特征:体验过高消费,将难以对廉价物品感兴趣。游戏中充值之后,下次付费的抉择将变成顺其自然,游戏亦会设置更难的关卡,更强的对手来不断刺激消费,最终陷入充值旋涡。
首冲并不是开始
庞大的用户群体,精准的战略布局,宏观以吸引大批玩家为主,微观充分考虑到玩家的心理。从吸引潜在玩家群体到优化游戏内容,最终达成充值的结果,如果游戏是一款产品,那么它是非常成功的,如果按影响力来看,却会引起反思。
第三章:总结,如何做
综上所述,未成年人和成人和游戏都有着复杂的联系,游戏用心在吸引玩家,玩家用情来投入游戏。根据前文并不全面且深入的分析,结合我的教育领域导师的观察,大致总结得出两类学生群体:
第一类:最普遍的学生玩家群体,在孩子们大环境的影响下都在玩游戏,为了合群所以游戏;
第二类:纯粹的寻求心理安慰和精神填补,往往性格内向,甚至孤僻。
–来自我的导师风生北渚(职业教育者)
不难发现在游戏的吸引下,很多孩子都没有脱离影响,直到我看到这样一段话,回想我小时候的生活,对这个观点较为认同:
片面,却值得反思
从孩子为何玩游戏来看,是家庭缺失、忽略孩子心理健康,过分单方面追求成绩如同“一条腿走路”。
当孩子到达读书的年龄之后,通过书本和学校将渐渐变得独立,逆反现象逐渐发生,如果从小在家中孩子就沉默寡言,那么这时候的问题将逐渐变得严重。正如前文所说,沉默型的孩子在学校中,面对课业和社交的双重压力,伴随着身体心理的成长,游戏可以带来的有现实世界中不曾接触的猎奇,也是情感宣泄的途径,可以和同学打成一片,甚至能够得到游戏带来的成就感,诸如此类的感觉可能将孩子带入错误的方向,引导将需要更有效的方式方法。
从游戏的目的性来看,游戏本身所带来的是乐趣和沉浸式体验。换一种说法就是家长如果不能让孩子体验到其它正向的乐趣,让孩子找到足以投入的事情,那么游戏就会趁虚而入。
所以引导将是抵抗游戏的最有力武器,相对游戏和手机,年龄较小的孩子更愿意和大人一起出去到公园、游乐场等地方,目前为止高超的仿真技术也难以媲美现实中的体验,五彩斑斓的世界对小孩的吸引远远大于游戏。
或许游戏可以帮助你去发现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吃鸡是热门的游戏品类,如果你的孩子对于这类感兴趣,可以尝试带着他去体验实战模拟,相对游戏在学校群体中这件事情更加“酷”,你的孩子能够得到满满的自豪感。
游戏也可以让你的孩子走出青春期的心理压力,有名为“SPARX”的游戏,就专门针对青少年问题而制作,通过游戏可以达成较好的心理治疗。
孩子所面对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解决方法也需要结合实际。生活中常见的却是恶性循环:家长的工作带来物质保障,相对陪伴孩子时间变少。孩子面对没有陪伴的生活,体验游戏,成绩可能出现下滑。家长面对成绩下滑,苛责孩子,孩子压力变大,弱小的心灵更有可能投入到游戏当中,最后家长的话语越来越无力。
而我看来,足够的时间去发现孩子的问题,探索解决方式,积极的鼓励引导,孩子也就不会沉迷游戏,也就是走出困境的关键因素-陪伴。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重蔚自留地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whello.com/184471.html
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发邮件951076433@qq.com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