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KW金字塔模型(帮孩子理清学习脉络,提高成绩)
高中的时候,我的同桌是班上的“拼命三郎”,上课足够认真,下课了他做题不休息,放学了总是班上最后一个走,晚自习也是被门卫催锁门才悻悻回家。
可是一到了发成绩单的时候,他总是非常失落–他的努力仿佛投入大海一般,成绩始终不见涨。高考的时候,他连私立专科(3B档)都录不上,只能选择复读,这让当时的我都为他感到惋惜。
此前我一直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可以确定的是他的智商并不比我低,试卷都是答满的,更不存在考试恐惧症这类临场心态问题。
直到后来我了解了“知识是怎么样内化为思想的一部分”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他一直处于“浅层次的学习状态”中。
浅层次的学习状态是怎么样的?
通俗点来说,即练习的时候都会,老师讲的也理解,但是真正要拿出来用的时候,所学的知识却不能应用。
类似于以下情况,都属于浅层次的学习状态:
- 某位家长每天翻阅着各位育儿大咖的文章,想借此提高自己的育儿能力,但是当手机、书本一放下,过目即忘,什么都没学到;
- 孩子想提高自己某个科目的成绩,雄心壮志地沉溺在各种辅导书和练习卷中,但是坚持一段时间后却始终不见效果,看了后面忘了前面;
- 在与某位行业大拿交流的时候,顿时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新知识、新概念,仿佛三观被刷新了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一般,自觉充实了很多。但一遇到问题的时候,却怎么也想不起要运用从大拿身上所学到的知识。
实际上,我们学习任何东西都是一个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把学到的内容经过一系列深度的加工,最终才能把不属于我们的知识,变成了我们自己思想的一部分。
而浅层次的学习状态,则是在这个加工过程中发生了问题。而这个过程,我们可以套用一个知识管理模式来说明:DIKW金字塔模型。
通过DIKW模型了解知识内化过程,从中发现孩子在内化知识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解决。
DIKW金字塔模型:知识内化的过程
DIKW是由四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组成,对应不同的概念:
D:data–数据
I:information–信息
K:knowledge–知识
W:wisdom–智慧
这四个部分是由低至高排雷,形成一个金字塔的结构,很好地说明了如何把一个陌生的材料转化为我自身思想的一部分的运作流程。
简单来说:
我们从外部接收数据(D),而后转化为我们能了解的信息(I),再将信息变成我们可以学习的知识(K),最后通过知识的内化,成为我们智慧中的一部分(W);
这个过程说起来很简单,但是每一步里面都涉及很多操作方法,下面我们来一一学习。
- 获取数据
数据一般有四种获取方式:
1.研究实验得出
2.系统归纳而统计出来
3.自己阅读资料获得
4.从别人口中得知
每天我们所获取的数据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数据都会对我们有用,既然对我们没有作用,那么这些数据就会很我们很快地遗忘,无法从中学到东西也就能理解了。
例如,一道数学题中出现了:勾3CM,股4CM,求弦是多少?
这些数据是“死”的,对一个连勾股弦是什么东西都没弄清楚的孩子来说,这些数据有什么意义根本就不了解。
因此,为了让这些信息上升到信息层次,让其产生价值被我们理解,就需要赋予这个数据某些意义。
- 加工信息
数据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信息才有。而一个数据被赋予意义的最佳方式,就是加工它:将它放在一个具体情景中去解读。
例如还是上文所提及的“勾三股四求弦多少”的问题,当我们进一步学习,通过书本或者搜索引擎弄明白了“勾股弦”的定义,再把这些数据放置到一个三角形中,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通过“三角形勾股定理”来了解到这个数据所表达的意义。
通过了这种具体的解读,我们会更加明白这个概念的意思,这就是把数据转化为信息的过程。
必须注意的是,一个干枯的数据远比不上一个具体展示那么让人感同身受,就如我们和孩子说童话故事时配合上相应的绘本,孩子会对人物、故事情节记忆更加深刻一般。
当然,这还不够,仅仅通过给数据赋予意义,也就只停留在了浅层次的学习过程当中,例如多数同学都知道勾股定理的存在,但是到实际应用的时候,却“形态各异”。
因为仅仅是加工了数据为我们所能了解的信息,并不代表该知识我们已经掌握。
- 掌握知识
信息依附意义而存在,但是却未必都有用,更未必能为我所用。而知识是经过推理和分析的验证后,给我们提供帮助的价值存在。
例如勾股定理这个知识点,我们通过了前面两个步骤的加工,明白了这是一个怎么样的概念,甚至大体能把这个公式背诵下来了。但这充其量也只是一个信息,还不是能为我们所用的知识。
那我们怎么去掌握它呢?有两种方式:
其一、主动构建逻辑框架
其二、与实际建立联系运用
【主动构建逻辑架构】
如果仅仅是背诵下来,那么无疑是死记硬背的阶层,即便你记住了这个公式,但是到了实际题目上,可不一定就是把勾股的数值直接给我们求弦。
而为了学习它,思考就是我们介入的第一个步骤,但是怎么思考呢?难道看着题目一直想?又或者是对照公式一遍一遍地练?都不是。
而是主动构建逻辑架构,通过主动寻找与之相关的逻辑体系,把这个独立的知识点构建出一个可以让我们理解的关系网。而构建逻辑框架的方式,就是给信息“分解设问”。
所谓分解设问,就是将一个信息、一个概念,围绕它分解成不同的问题,然后让自己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在寻找的过程中就会发现彼此的逻辑联系。
例如下面这道题目:
我们就需要分解这个题目中的各个数据为我们所能用的信息,最终代入勾股定理的公式,正向或者反向运用,这里面包括了直角的概念、角与勾股弦的关系、比例、平方等等知识点。
为了弄清楚彼此的关系,我们就需要主动设问,找出这些信息的前因后果。找到这些信息的前因后果,循着这些问题一个个梳理,触类旁通。
当我们能知道它们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与其他事情产生关联的,通过对比、深挖、分析,弄清楚它们的全貌,把一个知识点变成一张知识网一样,那么就可以说我们已经学会了。
为什么一些知识达人可以从一个点说到另一个点,给人博学多才的感觉,就是因为他能够把这些知识概念梳理出一张属于自己的逻辑网跟其他知识建立联系,自然也就懂得将学到的知识扩展到不同的地方运用了。
当然,这只是一种学习方式,第二种学习方式,就是主动跟实际联系运用。
【与实际建立联系运用】
有些时候,我们并不知道某个知识点的前因后果这种逻辑架构,但我们依然能掌握它,原因就在于我们在实际生活当中能运用到它。
这种运用方法,就是美国心理学教授安德斯·埃里克森博士所提出的“刻意练习”。
简单来说,就是让知识在一个具体的实际环境当中,重复记忆,直到这种知识成为自身能力的一部分。
这种情况放在婴儿身上更容易理解–他们一开始并不知道发出声音的前因后果,但为了表达自己的意愿,他就需要不断开口锻炼;
还例如我在教导我家两个幼儿园的孩子掌握20以内加减法的时候,不断带他们到实际购物场景中,让他们帮忙做计算。
运用这两种方式都有一个前提条件:投入足够的注意力,否则我们依然无法掌握学到的知识。
至于知识能否形成智慧就因人而异了,因为一个知识如何转化为智慧,跟个人阅历和经验有很大关系。
这里讲一个故事来说明:
一次爱迪生把一只梨形灯泡交给助手阿普顿(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的高材生),让他计算灯泡的容积是多少。
一个小时过去了,爱迪生问他算好了没有,只见阿普仍拿着皮尺上下度量灯泡,头上留着豆大的汗珠慌忙回答到:“正算到一半。”
爱迪生微笑着提示他:“把这只灯泡装满水,再把水倒在量杯里,量杯量出的水的体积,就是我们要的容积”。这就是智慧的表现。
当然,不所有的信息都值得我们转化为学习的知识,此时就需要进行知识的筛选。
- 提炼有效知识
何谓有效的知识呢?就是能够确切帮助自己和提高自己的知识。
例如我是文科生,就算看书看到很多与理科相关的知识概念,这些概念学会了对我的成绩不会有什么帮助,反而让我的时间被占用了。
所以,只有在你需要掌握某个知识点,并且不得不去弄懂的时候,才有必要运用DIKW模式去学习–这是一种有目的有针对性的主题学习方法。
此时我们可以用三个层面来把知识进行归类:
短期能被有效利用:例如马上就要进行月考,那么就必须把本月的科目知识学好;
长期能被有效作用:这就是对我们潜移默化产生影响的知识,这种知识不经过长时间积累很难擦肩出来,而这种知识很多时候是从短期有效知识转化而来的。
例如我们学勾股定理就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的短期有效知识,但当你通过了这次月考,当中的一些知识就会长期运用在你的学习生涯中,对你产生长远的影响,成为长期有效的知识;
将来能够被有效使用:指现在学习了,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用到,但说不定有一天能被我们有效使用的知识。
在学生生涯中,这部分知识更倾向于兴趣爱好、课外阅读。例如我们给孩子学习四大名著的内容,咋看之下对眼下学习没有什么好处,但却难保哪一天大考的作文就是与之相关的内容。
育儿寄语:当孩子能够做到以上这些,把有效知识提炼出来,通过DIKW模式去逐个掌握的时候,那么孩子就真正把学到的东西变成自己内在能力的一部分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重蔚自留地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whello.com/179747.html
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发邮件951076433@qq.com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