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生是一场比赛,你应该把自己当做骑师,把周围的一切资源当做马,那么你就可以通过选择马来加快自己的速度,企业的迭代,何尝不是如此 。”
前段时间,看了一部电影叫《乘风波浪》,电影里有一个这样的桥段:
徐正太觉得世界是不会变的。
在90年代,BP机非常流行,录像厅非常流行,所以徐正太的理想就是开很多录像厅,他理解的财富就是拥有很多BP机,以至于他在进监狱之前留给快要生孩子的妻子的财富是一大箱各式各样的BP机。
他觉得有了这些,财富就有了保障。
永远不要与趋势为敌
当时间推移到2018年末,我们发现,录像厅早已被各式电影院所替代,BP机更是淘汰多年,世界上最后一家bp机服务商日本东京通信公司将于明年9月结束无线寻呼业务,随着手机的不断普及,BP机在持续了50年之后,最终将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看罢影片,一个强烈的认知就是:时间是有规律的,永远不要与趋势为敌。
诚然,2018年的整体民营经济数据并不好看,在去杠杆、贸易仗、环保、税收、社保等错综复杂因素影响下市场营销分析,民营企业家可以说是困惑、焦虑参半……
但当我们抛却这些外部因子,有一些规律是我们2019年值得思考借鉴的;
对于2019年的市场营销趋势,且听韩老师给你分析:
一
市场极度透明化,信息越来越对称
互联网带来的最大变化之一,就是让信息变得对称。
市场透明化
传统商业的逻辑是一环吃一环,在产品经过的各个环节中,每个环节都会加价,然后再出货,这其实是一种单向的赚“差价”模式。你的上游环节究竟赚了你多少差价,你是不知道的,当然你也不知道你的下游环节究竟能赚它的下游环节多少钱,所以大家都是在”互相保密”。
而今天由于互联网的公共性和交易平台的便宜链接性,消费者可以直接跟各种品牌方接触,于是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能够直接付钱给品牌方(生产方),这就导致现金会不增不减地直接到了品牌方手里,不再像以前那样被“层层盘剥”;
很简单的一个例子就是:我们需要某件商品,我们只需上网一搜,找到对应的产品,可能直接就去最便宜的那家了。
这导致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
未来的一切商业都是太阳底下进行,每一笔订单都是众目睽睽之下产生,买的甚至比卖的还精明,你想靠简单的信息差做竞争壁垒,只会越来越乏力,甚至是自欺欺人!
在这种情况下,产品,价格,渠道,传播的旧4p营销不再是竞争的唯一标准,
如何从单纯的“买卖关系”升级成为“服务关系”,
如何通过深度的服务能力去“圈养”住客户,
如何用信息对称的手段实现信息不对称的价值,
这才是传统企业需要考虑的紧要问题。
二
市场进入战略无人区时代
老地图效果式微
随着中国GDP环境发生变化、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很多社会因素也发生变化,你会发现突然发现无人可以跟随了,我们已经站在战略无人区里了,必须自己拿出罗盘和指南针,确定自己去哪儿。
具体到企业的市场打法层面,就需要基于我们所处的市场环境进行精准的战略研判,战略规划,不能“仰视”和“平视”,而要“俯视”。
“俯视”不是“轻看”,而是要有大格局新思维;
“俯视”不是简单的“望”“闻”“问”“切”,而是要有大数据思维支撑。
在今天:
没有数据就没有发言权,无法实时响应市场和客户对于产品、交付、服务的要求,所谓的物联网+、互联网+,就与你的企业无关,有效的战略规划更是无从谈起。
对于传统企业来讲,如何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从战略层面满足快速发掘畅销单品的需求;
如何通过对大量线下的销售渠道数据的分析,从战略层面为企业打造有效巡店KPI,助理企业决策;
如何通过对接外部和内部数据,构建从营到销真正帮助企业产品提升销量品牌的企业营销战略;
这都是战略无人区时代,传统企业必须要走的一步棋。
三
线下商业与电商全面融合,升级新零售
新零售大行其道
线下商业最有优势的是本地化程度高、购买即时性强、体验真实、服务保障;
电商最有优势的是流量巨大、商品种类丰富、消费者数据化、营销精准。
随着消费的升级,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已经发生改变,各种高科技技术逐一突破。
如何让消费者体验更爽、更快、更好,就摆在了我们面前。
这个时候,单一的线下商业和单一的线上商业都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可以说融合是大势所趋。
如何结合正是新零售实践的关键。
新零售有三个要点:
其一,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一切从消费者的体验和感受出发,提升客户体验。
比如在线下买水龙头,能不能打开就有水出来,隔音玻璃能不能让消费者有身临其境的实验感等等。
其二,数据驱动。
如果只是把线下的生意搬到淘宝网,那只是传统电商;淘宝天猫开店的店铺做大了再到线下开一个实体店,这也不是新零售,因为没有数据的融合。
能不能在线上线下合理有效的采集消费者数据市场营销分析,并且通过这些数据来驱动选品,商品摆放等等;
从有什么卖什么,到消费者想要什么就卖什么,这里的重点就是数据,数据,数据。
其三,泛零售。
泛零售的意思是:不能再用你脑子里装的以前的零售业来匹配新零售。比如盒马鲜生:它是餐厅,也是超市,是粉丝运营的入口,是物流中心,也是跟消费者强互动的一个场所。它不同于以往的商场,它也是零售业。
接下来,酒店、出租车、饭店等这些只要有人的地方,就都会产生泛零售业态。
因为有人就有流量,有流量就有商业。
如何基于双线融合的大势,去提升企业全渠道+新零售的适应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
四
消费者需求由产品品牌到品牌产品迈进
品牌是未来
今天的消费者买的不再只是商品本身,而买的是品牌,买的是品牌背后的调性、风格、逼格、特色。
今天的中国,各领域一定能找到有一定影响力品牌的商品,但除去各领域的头部品牌,超过80%的二三线传统企业,严格来讲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品牌,只是造货卖货,升级一点的是起个名字,做个简单的包装,自己生产或找一个代工厂生产货然后卖货。
这类企业:
毫无品牌资产可言,品牌只是个名字,
产品只有性价比,没有附加值,
目标用户更关注价格,忠诚度却很低,
没有足够的资本进行大力度广告传播,明星造势;
总之:不上不下,拼命做市场,拼命铺渠道,到头来,想要饿不死还得起得比鸡早,睡的比狗晚。
岂不知:用户洞察决定着品牌未来的发展,没有清晰的品牌定位,明确的品牌风格及用户族群,到头来只会在兜兜转转中陷入死循环。
这是病,得治!
要打造真正的有竞争力的品牌,需要在渠道、产品、资金、营销、管理等各方面都需要具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才是未来商业该有的基因。
市场的竞争,终归是要回归到商业的本质,不具备综合竞争力的企业都到了该归位的时候。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重蔚自留地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whello.com/168547.html
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发邮件951076433@qq.com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