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互联网时代的本质特征是:互动、联接和网络。在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下,营销就必须得讲究“多元”、“个性”,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打造一个“多元”、“个性”的营销案例呢?借此我们不妨先来看看那些成功运用互联网思维打造的几个经典的互联网营销案例,也许从中我们能有自己的收获。
1、玩转个性定制的“可口可乐”
2013年的夏天,仿照在澳大利亚的营销动作,可口可乐在中国推出可口可乐昵称瓶,昵称瓶在每瓶可口可乐瓶子上都写着“分享这瓶可口可乐,与你的_________。”
这些昵称有白富美,天然呆,高富帅,邻家女孩,大咔,纯爷们,有为青年,文艺青年,小萝莉等等。这种昵称瓶迎合了中国的网络文化,使广大网民喜闻乐见,于是几乎所有喜欢可口可乐的人都开始去寻找专属于自己的可乐。显然,可口可乐昵称瓶的成功显示了线上线下整合营销的成功,品牌在社交媒体上传播,网友在线下参与购买属于自己昵称的可乐,然后再到社交媒体上讨论,这一连贯过程使得品牌实现了立体式传播。
2、玩转饥饿营销的“小米手机”
说起小米,大家一定不会陌生,简单补充一下背景知识:小米公司是2010年4月份成立的年轻公司,他的第一款手机是2011年8月发布的,创业不到4年时间,年销售额做到280亿元人民币,公司估值已超过100亿美元。
更令人不解的是,小米几乎“零投入”的营销模式,通过论坛、微博、微信等社会化营销模式,凝聚起粉丝的力量,把小米快速打造为“知名品牌”。
小米最擅长的其实是饥饿营销。成立不到4年,小米以独特的模式换来年销售额280亿元的奇迹,小米模式是一个渐渐形成的过程,或许还有更多的颠覆发生,所幸小米在飞速发展中保持着冷静。
3、玩转社交媒体的“爸爸去哪儿”
获得无数好评的《爸爸去哪儿》也让英菲尼迪和999感冒灵等广告的植入也带入了一些无心插柳的节奏社交媒体营销案例,这档明星亲子真人秀节目横空出世之后的火爆程度,就连芒果台也未曾预料到。
在开播前,这档节目几乎很少有人知晓,但开播之后,这档节目在社交媒体上的讨论量直线上升,许多观看过这档节目的观众在各个社交平台上都给予好评,影响了周围更多的人主动去搜索观看,加上林志颖、田亮、张亮等明星在社交媒体上的互动更带动了一群粉丝讨论,算得上是口碑传播最典型的案例。
其实,《爸爸去哪儿》的成功证明了在这个社会化媒体时代,内容为王这一说法并没有过时,好内容带动的口碑传播依然是最好的营销。
以上就是比较经典的互联网营销案例,其实这些案例大部分营销人员都耳熟能详,很多营销讲师也会将其作为经典案例对员工、学员进行讲解,从中我们学习的不仅是营销手法,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习他的营销思维,好的营销案例总有某种相似的地方社交媒体营销案例,我们可以再根据各自情况给予一定的优化,相信定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重蔚自留地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whello.com/164566.html
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发邮件951076433@qq.com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