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参加了一个抽奖活动,确实中奖了,但是最终却没有被转化,我分析了我当时的心理状态,希望给你们以后做电商或者做活动一些帮助,避免的话,也许能提高转化率哦。
一、个人号&公司号
个人号在很多时候不同于你在公司运营的号,可能很多时候你公司的号可以用一些方法来做涨粉,但是,这些方法并不能够用在个人号上。
同样的,个人号的一些方法也不一定适合用在公司号上面。
为什么?
公司号是肯定有一些约束的,比如你的行业,环境,可能还会考虑到是否触犯一些行业规则等等,所以,做起来的时候并不会那么粗旷;更多的是在做安全性的稳定增长。
就如同华夏网赚论坛里某个朋友公司的公众号,40万粉丝(垂直),平均头条阅读3.2万,目前公司不会将精力放在增长公众号粉丝上面,因为每天有自然的增长,而且,在当地是大号,所以,内容产出很严谨,基本擦边球都不会去碰。也是很谨慎。
你要说弄个什么裂变啊什么的,想尽脑瓜子都可能不太好搞。这也是今天和同事谈到的点。
目前我们产品遇到了增长瓶颈,流量上面基本已经达到了行业天花板,要有再大的增长就很难了。
我刚刚拉了下后台的历史增长数据,有两个峰值分别在:18年10.31和19年6.25
去年那次峰值是因为活动的原因,而今年的峰值则是因为市场原因。
今天市场又有了新的变化,而且这个变化值几乎是今年6.25的两倍,所以,我只需要明天看后台的增长数据,如果今天的增长小于6.25日的增长,那就真的说明已经快到了天花板了。
其实我之前在日记里面提到过,我说,我希望的是去联系本地的商家,他们可以提供商品或者产品,我们可以提供流量,把这个入口给到产品的活动版块,随时进行。
这属于渠道的运营。
但这件事情推进会很难,因为老板想要的是精准,他们的思维陷入了一个陷阱:精准流量才值得花钱。
没有考虑到产品在目前阶段应该要做出一些运营模式方面的改革。
这件事情不是靠我一个人就可以去推动的了的,必须要老板和高层的想法达成一致。
先说下,精准流量固然重要,但并非其他的流量就不值得花钱去尝试,当一个产品的流入量开始衰减的时候,就必须要寻找新的增长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是新的渠道,新的模式,产品的革新等。
我自己身在其中,很清楚一个状态,那就是你的很多方法和方式都会受到限制,这个在这里不多说,之前日记里面讲过这个感受。
我同事说,现在比较抠脑壳,想要从活动方面着手去寻找增长方法,但是又因为老板的思想,产品的模式,行业的限制,市场的影响,甚至来自大b端客户的因素等等,都会成为推进探索增长方式阻力。
我刚才说的流量天花板,打破的方式其实很多人都能够想得到,很简单的就是做品牌,然后做品牌就需要考虑大流量,即泛流量。
就肯定不能在做精准的流量了,因为你的产品已经达到了这个阶段,要寻找突破口就必然不能够再守着精准流量的思维去做。
所以,这个时候,就应该是去做广告投放的时候,而这样的投放又肯定是不太好控制效果的(转化),因为这是属于品牌广告的投放,你很难去控制和预估效果。
只能说,进入大的池塘里面去抓金鱼,也许你抓过来十条鱼,当中可能只有1条是金鱼,虽然少,但不失为一种增长策略,即大流量筛选。
那么,回到公司号来说,其实讲来讲去就是在讲企业的产品;虽然公司号可能会受到各种约束,但是它必然有着个人号没有的优势,比如资源的扶持,人工的分配,标准化的流程,持续的制造等等。
但是个人号也有自己的优势,不用考虑的太多,因为你知道,这个号是你自己的,你怎么玩你说了算,就算哪里踩了坑,自己掏腰包负责,但这腰包淘的畅快,哈哈,毕竟自己的号,自己做主。
比如,我要做一个活动,就算活动效果不理想,那自己生生闷气也就过去了,但公司号可不行,你得为结果负责,指不定迎来一顿批评。
二、个人号涨粉方法
「活动抽奖」这是一个小程序,你进去看他们首页的赞助抽奖,基本每一项抽奖就是上万人参与。
你说这个转化率有多高?
按照1%来算,也有100人,但我看了下,首页最底部的那条抽奖也有1.6万人。
今天我就好好的看了下这小程序,发现在上面的应该有70%是潮流穿搭,而其中大约有80%是鞋子。
也就是说很多微商通过这种方式来引流。
一天引流到个人号上面应该会有不少,我并没有去尝试,但我个人觉得他这个流量应该不会有问题,上面不乏大厂通过这种方式来做引流或者品牌曝光,方式就是赞助商品。
上首页也不贵,根据位置不同,几百到上千,首屏基本是属于企业的推广位置,个人的话是在下面的一些位置。
你们可以看看这个引流的文案。
下面放上自己的微信,正文就是福利,告诉你:加好友就有奖励拿,你想一下,一双鞋子(市场价)千把块钱,你加他微信就有可能免费获得,你说你加不加?
我这样跟你说,你极大可能会加,不加的原因有两种:
第一,你不买鞋,也不买衣服,即不是他的需求用户,只是图个参与感;
第二,你不相信,你明白这是套路。
但很多人是不明白的,那么针对需求用户且不明白套路的人来说,加不加?而且,如果你不是他的意向用户,他可能还嫌弃你占了他的好友数量呢。
如果你本身有货源的话,是可以去花几百块钱去尝试的。
我说过,我们一定要有试错精神,如果都不去尝试,你咋知道效果咋样,也不要凭主观的去判断说,这玩意儿不行怎么怎么的。
说实话,我要是干卖货这行当的,我肯定早就去这么做了。
我为啥这么说呢,因为我目前运营的社群,大约两个城市有将近十万人,二十多个账号,基本每个账号都满人。
我天天都在看数据,而且我们天天都会在朋友圈发一些图片海报之类的内容。
我简单说下操作方法。
我们会收集一些内容(内容基本是编辑部产出),把这些内容做成合集,放在一篇文章里面,再将这篇文章做成一个海报的形式,海报上告知用户添加好友,回复xxx就可以查看详情。
这么说吧,没在社群里面发,在朋友圈发的,大概覆盖人数在一万多(大概的预估数字,没具体统计),能带来200多左右的好友咨询。
这就可以看得出,若他是你的精准客户,他很大可能会来咨询你。
所以我说,这种方法是可以去尝试下效果的,更别说你中间还有文字和图片来做引导。
这和我上面说的品牌投放是有些类似的,都是抓大流量,在大流量当中去筛选出精准用户,而且这些不用你手动去筛选,你的这条活动就是在筛选精准客户。
你自己完全可以算一笔账,200人加你微信,成交2-3单,你就不亏(推广费),多了那就是稳赚。
你以为完了吗,显然没有,你要记得,还有一百多人躺在你的好友列表里面,你天天更新朋友圈,更新了几个月了,他也看了几个月了,鞋子啊,衣服啊啥的,也应该考虑换了。
所以,在你的好友列表里,你就可以持续的给他们做朋友圈营销。
我为啥要说这个事情?
因为我之前不是跟你们说过有好些抽奖的小程序吗?
我用过一款叫做点赞抽奖,是可以直接抽现金红包的,这个效果也很不错。
然后今天又去找了下抽奖类的小程序,就找到他了。
之后加了他们的官方客服,看了看朋友圈,基本是引流效果的聊天截图,估计是真的,但也说不准。
之后就参加了好几个抽奖,中了个mac口红120优惠券,领取的时候跳转到另一个小程序的商品页面,折扣下来的话,我只需要花40块钱左右就可以买到mac的口红。
但我最终是没有买的,首先是不了解行情,其次,更多的是不知道他这口红到底是正品还是假货。
那么,说到这里,我又要多说几句了。
你们先分析下,我为什么中了优惠券并且也领取了,但最终却就没有下单呢?
不是因为我是男生,恰好我最近也需要送一只口红,所以我才会去领取它,但最终没有下单。
我今天是活生生的例子(亲身经历)来给华夏网赚论坛的朋友讲。
你们用反向思维的方式来思考下这件事情:
1.我是对这个口红有兴趣的,即我是他的目标客户,不然我连领取这个动作都不会做。
2.优惠券120元的面额,直接抵扣,对比网店上的价格,这个优惠券的力度还是很吸引人
3.我担心商品的质量问题
前面两个是诱因,第三点是我的顾虑:我怕遇到假货。
那么,请问,这是影响我最终不下单的关键因素吗?
不!
不是,顾虑并非是直接影响我最终下单的关键因素。
那什么才是?
思考一下,我为什么顾虑。
我顾虑,是因为他的优惠券的面额太大了,导致最终价格很便宜!!!!
是的,给我的优惠券面额太大了。
我领了120的优惠券,只需要付出39.9的实际价格就可以买到近200元的mac口红,可能有的人会心动,马上就下单了,但是我却多了一些思考。
如果他给我的优惠券在30-50的面额,我相信,我基本90%的概率会下单,为什么呢?
这是一个营销的心理。
人们在大多数的时候都会认为:便宜没好货,反而越贵的东西他们就会觉得品质很好,是正品。
我这样说你们应该已经明白了。
30的面额,我恰好需要这款口红,转化就会很高哦。
为啥呢,因为在此之前我的心理有个价格在那里,如果这个价格和我心理的价格接近,我就会买单,如果相差太大,我就会犹豫。
一般价格在170左右(其他网点价格,允许这里便宜十几块钱),你一下子给我便宜了120块,我就会怀疑你的这个产品本身的品质,因为现在很多人都知道假货了,并且很多无良商家也骗了很多人。
导致人们的警觉性会更高。
170的价格,你如果给我发了30元左右的优惠券,那我需要花140左右的钱来买,而我会用这个价格和其他网店的大多数价格来做比较,相差不大的话,我就会觉得你这个东西是正品,你是真的在搞活动,你是真的在不赚钱,只赚吆喝。
而绝不会认为你这个东西是十几块成本的假货。
那这个时候我就会下单。
综合上述,卖货,定价,研究心理很重要,多了不信,少了的话诱惑力又不够,应该恰到好处的让对方“感觉占到了便宜”,而不要通过强力的大额力度去降低客户的信任感。
200块钱的东西,我说每个人只需要10块钱就可以买到,你敢买吗?
有人说我讲废话,但我要是不讲这些例子,光说一句:便宜没好货!可能就不会让你记得住,因为你听这几个字听了一辈子,但你是否能够深刻的明白,甚至说出具体的案例呢?
我说过,大道理没人不懂,你把大道理讲成例子,讲成大家都能够很容易就听得清晰明白的白话,就能够让人更加印象深刻,也更能够让人醍醐灌顶。
雅俗共赏嘛,大道理要有,但接地气的例子和话语也是可以与“雅”相结合的,岂不是更好。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重蔚自留地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whello.com/16114.html
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发邮件951076433@qq.com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