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上半年已经过去,但关于“广告寒冬论”甚嚣尘上。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大环境不好"。
大环境确实很差!
第一季度中国广告市场整体下滑11.2%,这是中国广告市场过去 11 年最大降幅(数据来源:CTR);
以BAT等塔尖上的营销平台,第一季度旗下广告业务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因网络营销业绩下滑,百度甚至出现首季亏损,互联网广告市场整体疲软;
专注楼宇广告的分众传媒,第一季度,营收仅26.10亿元,同比下降11.78%。
巨头们尚且如此,也难怪身边的朋友都在抱怨:
“今年的年终奖估计没戏了,能按时发工资就不错了”;
“现在整体闲得很,加班少了,也不招什么新人了”;
“公司有些同事都被一些大的互联网公司给挖走了,他们算是解脱了。”
昨天还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一个在业内做了近15年,然后自己创业开了个广告公司的朋友,说公司快搞不下去了,现有的2个客户的款还没到账,新客户又很难开发,都不知道后面该怎么办。
大环境的变化,要么加速行业升级,要么加速行业消亡。
那么,问题来了:以后还会有广告业吗?!
我们可以看到,自去年11月以来,WPP旗下老牌广告公司智威汤逊和数字营销公司伟门合并, 整个广告圈都沸腾了,听见了不少关于广告遭遇寒冬的声音。
“广告公司会不会被KOL干掉”、“环时互动和杜蕾斯‘分手’”,“广告行业的创意标杆不再”,这些热议话题背后,凸显了广告人对于广告行业的焦虑。
虽然有些言论夸张化了,但随着营销环境的变化广告公司的营销策略,广告业确实发生了颠覆式改变,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如何寻求行业机会,成为每一个广告与营销行业从业者的重要命题。
“花钱多”、“效率低”、“产出少”——近些年来成为甲方对于乙方服务的印象,与此同时,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甲方的品牌部和市场部在不断壮大。
相对乙方对于甲方所处行业一知半解,甲方比乙方更懂自己需要什么。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甲方公司,开始摆脱过去依靠乙方完成品牌营销的做法,反而干脆选择自己直接操刀。
1、去乙方化,甲方就是自己的“广告公司”
乙方本身在媒体和数据上就不敌甲方公司,一些甲方也能够制造爆款事件营销,就像我们所熟知的不少懂营销的甲方爸爸。
就像网易新闻旗下的沸点工作室——槽值、杂家、哒哒栏目运营团队,基于精品内容的IP化,在行业屡屡打造刷屏案例——《饲养手册》《穿越故宫来看你》等,还能被用户玩坏。
又比如百度的AI营销,曾经掀起可口可乐城市罐的玩法,以及打造雪佛兰AR地球案例,推动AI赋能营销创意。
阿里的人工智能设计师“鲁班”,参与双11的4亿张广告海报设计,每秒能产出8000张海报,瞬间秒杀广告公司的设计师。
梳理这几个典型案例,不难发现甲方公司正在成为“广告公司”。它们拥有海量的用户和消费行为数据广告公司的营销策略,加上引进广告、公关的优秀人才, 完全能以自己的专业和想法来做广告。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重蔚自留地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whello.com/146539.html
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发邮件951076433@qq.com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