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简直就是一部社群营销裂变宝典
这几天,相信大家的朋友圈都被《我不是药神》给刷爆了
我也忍不住也去看了这部电影
没想到却意外收获了一套互联网营销方法论
关键是还很励志
一、产品经理如何找到一款有需求的好产品
白血病病人吕受益找到主角程勇,求助帮他从印度走私一批药。这批药品和正版药效果一样,价格却相差20倍,市场需求很大。
首先,在开始产品运营前
吕受益在医院里也做过市场调研
调研结果证明这个产品其实是很有效果的
但他主要是为了花更少的钱治自己的病,而不是赚钱
而作为剧中陈勇来说主要是为了摆脱贫困的现状:
交不起房租、父亲生病却躺在家里没钱动手术、儿子准备跟着前期去美国自己却因为毫无经济实力而束手无策。
贩卖走私药品明明风险很大,但他为了家人更好地生存,自己更好地生活不得不铤而走险。
二、为什么你家的产品明明很好却就是卖不出去?
为了把药卖出去,两人偷偷潜入了病人聚集区。从挂号处到病房,从街坊到住所,无一例外地向病人及其家属们推销。但却一瓶也没有卖出去,不是被赶就是要被打,都以失败告终。
那么,程勇他们做错了吗?没有啊
首先,他们瞄准了“病人聚集区”这个目标群体,客户高度集中
其次,他们抓住了用户的需求痛点:药价太贵社群营销 裂变,想要救命却没不起药
“五千块钱” “专门治疗白血病” “以前吃一瓶现在可以吃七瓶”“我自己就是病人” “药效一样” “我自己吃的就是这个”
在推销的过程中吕直接了当地表明事实,想通过自己的经历来说服别人
这些看似有效的推广,都被用户拒绝了,这些方法,也是大部分营销新人犯错的。
为什么呢?
一是根据最低风险决策原则:大多数人只相信品牌或熟悉的产品,没有品牌或从未使用过的东西往往使用风险很高,消费者不敢轻易尝试。(是不是跟创业者的新产品最开始进入市场的情况很类似呀)
二是根据社会认同法则:当人们无法做决定的时候社群营销 裂变,大多数人会选择相信身边的人,特别是权威或具备一定话语权的人。
三、无名气的新品牌必须依靠权威的力量,也就是我们说的抱大腿
在药品推不出去时候,他们找到了刘思慧(病友群群主),由吕受益去说服刘思慧,因为吕受益认识刘思慧,而且刘思慧的女儿也是白血病人。
“价格便宜” “药效一样” “我吃过”
“你女儿也试试” “在群里推广”
吕受益这段话是一种典型的爆款文案套路
➀认知对比和锚定效应:价格便宜、药效一样
②顾客验证:我吃过,让你女儿也试试
③权威效应:找到一个意见领袖意味着可以影响数百位病友
首先告诉对方能够得到什么好处(利益),再谈谈自己的需求是什么
以利他主义行利己之事,用这样的套路,被拒绝概率就小多了
四、通过意见领袖推荐开始群裂变:
随后刘思慧带来了上海所有病友群的群主,程勇果然把药卖出去了。以贡献分等级价格售卖(分级激励机制),并且立了条规则“原则是低调,出了岔子,谁都没药吃”(违规后果,保证风声不泄露)
就是这样几乎是以0成本的方式
刘给程勇带来第一批使用产品用户群体(又可称之为死忠粉)
这还只是第一次社交裂变
这样的场面就足以吓到程勇了,这次的交涉程勇还设立了交易规则,这个规则令大家组成了一个命运共同体。
以贡献度大小来作为激励的运营体系,并以此维系了大家长期目标与价值观。
五、本部电影社群裂变营销套路总结:
这部电影中,处处都是可圈可点的社群营销套路
1、找到一款好的产品:
这款产品必须具备如下几个特点:产品有效果、消费者有购买力、消费者对以前的产品存在不满、市场空间大、竞争不够激烈。
2、找到权威或意见领袖(KOL):
KOL在社群裂变中是至关重要的:意见领袖能使用自己的产品是最好的。
权威和意见领袖寻找须遵循以下三个法则:
方法1、尽量少用业内权威:业内权威只有内行懂,必须是大家都认的权威:
比如usmile电动牙刷:斩获台湾金典设计奖,设计界的金马奖
方法2、找不到直接亲戚,就找远方亲戚:
比如:DIOR、爱马仕等一线品牌发布会御用花艺师ROBBIN的弟子刘雯佳担任首席花艺师。
方法3、和顶级权威发生轻度关系:
香港跨国银行行长个人形象设计(其实就设计过1次)
3、通过意见领袖(KOL)进行宣传与推荐:
意见领袖(KOL)直接使用产品带来的什么效果,比如范冰冰使用的面膜
设定合适的梯级奖励机制,鼓励其加大宣传分销力度,吸引更多的社群用户来购买产品。
4、社群用户购买和使用之后,继续引荐其他用户,开始裂变传播
路过的朋友,请留下你的赞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重蔚自留地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whello.com/138556.html
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发邮件951076433@qq.com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