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热点和活动信息,通过受众群体较大的微信公众号平台发布,既是学校相关信息的图文记录,也是校园新闻的传播渠道。经调查发现,多数高校的微信公众号均会开设类似于“浙传新闻”、“一周万事屋”等与新闻相关的内容板块,用于传播校园新闻资讯。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
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高校重点发展的对象之一,其线下活动与线上宣传报道的开展模式,不仅能够使活动惠及更多学生,提升其影响力,同时也丰富了微信公众号的内容。
(三)学生双向交流的平台
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3]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在运营过程中离不开平等互动理念。校园微信公众平台促成了学生与学校的双向交流,正在逐渐成长为校园服务的新平台。
四、校园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策略
(一)清晰校园公众号定位
运营校园微信公众平台首先应当对其受众群体、用户需求、公众号作用等有清晰的定位,运营团队必须了解用户需要什么,才能确定公众号的内容和形式,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服务。
(二)优化运营团队的人员配置
纵观很多优秀的微信公众平台,其多配备稳定的长期责任部门与指导教师校园新媒体,并延长换届过渡期,建立新老运营团队的分组学习机制,避免遭遇内容质量的滑坡。此外,也应结合高校各个专业的专业技能,取长补短,不断提高其文稿和采编能力。
(三)坚持内容至上的原则
校园微信公众号的成长速度令人惊叹,质量却令人堪忧,如何才能在众多公众号中脱颖而出,内容至上的原则依然没有改变。
首先,将学校自身的文化建设活动与时事热点相结合,与社会接轨,丰富了推文内容校园新媒体,更容易与学生达成共鸣,有利于公众号的宣传与发展。
二是要从校园文化建设中汲取灵感,围绕一个系列主题进行内容创新,这不仅体现校园微信公众平台的同一性与多元化,更提高了内容的可读性,使读者在意犹未尽中有所期待。
三是设立标志,增加用户依赖。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可在一定程度上模仿广播的节目模式,将板块内容分周期轮流推送,使用户在无形之中养成阅读习惯,增强校园微信公众号的用户粘性。
(四)人格化的灵活创新
“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就如 “青春浙传”的五大卡通形象,“浙江理工大学阳光网站”的浙理小光,这些都是将公众号人格化的创新实例。为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创建鲜活的人物形象,将其人格化,创立了个性化品牌,缩短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公众号不再“冷冰冰”。
五、启示
自2012年微信公众平台出现以来,校园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力量不可小觑,近些年小程序的出现与多种授权平台的出现更为其未来的发展增加了更多机遇。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五年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仅是昙花一现,在互联网发展迅速、新兴媒体不断涌现的今天,校园公众平台未来的发展仍然存在着很大的挑战。
参考文献
[1]掌上大学用户动态数据更新 #page1
[2]魏满霞、张熳、杜浩鹏、黄艺林 《高校非官方微信公众号现状分析与管理建议》
[3]黄宏 《媒介素养教程》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3年5月第一版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重蔚自留地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whello.com/131395.html
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发邮件951076433@qq.com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