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及未来媒体的发展趋势
主讲人:沈 阳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导
今天我跟大家交流新媒体以及未来媒体的发展。
我们知道,今天有越来越多新媒体正在渗入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上个月到青藏高原去,当时在草原上买了一点小商品,然后我问这个牧民:我没有零钱怎么办?后来牧民告诉我可以面对面支付。通过这样一个场景我们就会发现,移动互联网在今天已经深深地进入到我们整个国家。
当然我们要了解新媒体的发展,必然要回顾过去传统媒体的发展脉络。
2015年底公布的数据,2015年纸媒的整个印刷量比2014年下降了15.8%,所以在今天我们可以看到纸媒的受众日益相对老龄化。
我们还可以感受到移动视频直播对电视的冲击非常大。今天的年轻人如果仔细观察他的朋友圈,年龄越低的人他的朋友圈短视频发得越频繁。我们可以看到,2014年短视频是爆炸性的发展。我们对未来的判断,就是短视频某种程度上很有可能对电视造成非常大的冲击。
广播这块我们可以发现,比如说原来听汽车广播的人,今天可能很多人都是在听滴滴的呼叫声了。
我们再看一下央媒。这是过去的《人民日报》“两微一端”的整体战略。从今年开始,《人民日报》可能更加强调云端的整体整合,主要是把对前端的聚焦逐步移到对后端技术及平台的聚焦。
对于新华社而言,它在今天这样一个移动互联网时代,也非常强调面向未来。前段时间新华网刚刚开了一个无人机频道、一个AR和VR频道。
那对于央视而言,今年是移动视频直播元年,各个频道、各个栏目都在做一些内部创新。
如果我们再去看一下,在整个互联网的环节当中,我们是把互联网分作七大环节的:
第一个环节是标准。这是移动互联网里面最底层的一个环节。
第二个环节是社群。移动互联网里面的人以群分。
第三个环节是联盟。为什么要构建联盟?主要是利于跨界资源的整合。
第四个环节是变现。互联网公司具备超级变现和资本能力。
第五个环节是由工具到内容再到平台。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而极致的工具。比如说北京交警APP就做得非常好,有一个功能,就是外地人如果到北京来办进京临时交通通行证,原来要到北京固定地点去办,至少花一个下午。但是现在非常方便,你拿起这个APP可以在手机上完成你所有的操作。所以这是一个极致功能。如果我们有了好的工具,在这些工具上,我们都可以去铺叙我们的内容。所以由内容最终就可以形成平台。
第六个环节是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是一个超级社会。移动互联网使得我们每一个人个性化的数据大量地集中到云端,使得移动互联网公司具备超级国家能力。
第七个环节是移动互联网公司的创投能力。互联网是基于资本驱动的。三四年内会出现千亿级别的公司,只有互联网才能创造这样的奇迹。
我们现在对新媒体把它分作四大类:
第一大类是政务新媒体,也就是政府直接掌握的媒体。政务新媒体,我们政府网站现在差不多有8万个,在政务微博这一块,新浪上超过14万个,在微信当中的量应该也已经有十几万的量级。
政务新媒体发展是非常迅速的。你会发现在进行政务活动的时候,越来越多的机构,包括国外的名人,他们把政务新媒体作为政务信息的第一发布渠道。通过自己政务新媒体来发布信息是最直接、最原始、最可控的,所以政务新媒体在今天获得了非常好的发展。
第二大类是企业新媒体。企业新媒体就是在今天的中国,每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都有必要进行新媒体的运营。
第三大类是传统媒体的融合媒体。传统媒体融合在新媒体当中,我们可以把它简称为融媒体,也就是说传统媒体它们要做转型。
第四大类是自媒体。今天的微信公号已经达到了2600万个。自媒体这一块如果把它看作一个物种的话,它是迭代速度最快的,同时也是演化最快的,在过去的一年多当中,大概有100多家自媒体拿到了融资。
在这里我们分析一下微博:
在微博当中,仍然活跃着不少的人群,并且它的短视频非常地活跃。在今天你会发现,很多公众人物,当他要对社会公布信息的时候,他已经把微博当作第一发布消息的渠道。在微博当中,它有一个鲜明的特点是什么?就是年轻人越来越多。
再看一下微信,我们把微信分作这么几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点对点通讯。不仅仅是用它点对点通讯这样的基础功能,而且我们正在大量地使用朋友圈、微信群,以及微信公号。
第二个层次,你会发现,今天的朋友圈它打碎了我们原来的结构化交往形态,它是扁平化的,跟你的行政级别可能没有太大的关系。
第三个层次是微信群。微信群有两种核心玩法,像我自己第一种玩法是精准玩法,我建了几个自己经常要上的群,比如说我的学生群我得经常去看他们,他们在聊什么内容。第二就是我的工作群,第三就是我的研究群。这是一种精准的传播手段。
除了这样一种手段之外,就是非常广泛的大众传播。有一个做幼儿教学的自媒体它建了多少个群?20万个群,它是用软件来进行管理的。
我们再看一下在微信第四个层次当中,包括订阅号、服务号、企业号、包括最近推出来的小程序。
第五个层次是什么呢?是H5。各种H5,各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我们可以认为,微博它最大的价值在于哪里?就是使得每一个年轻人、每一个人可以随时在网络当中进行公共传播。这是微博的价值。
微信的价值在于哪里?它可以随时把你有共同兴趣、爱好、共同利益的人拉成一个群里面来,所以这是微信的价值。
移动视频直播的价值在于哪里?使得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在法律的范围内变成一个电视台,你随时可以直播。我们要对这些事物保持持续的好奇心和敏感性。
我们再看一下政务新媒体的整个发展状况:
我们在整个中国的地理版图中可以划一条线,什么线呢?我们把它叫“胡焕庸线”,这是一个经济地理当中的一个概念。在这个概念当中我们可以发现,这条线的东南部是我们国家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西北部是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这是传统的经济地理概念,但是在新媒体当中它不是这样的。新媒体实际上突破了这样一条“胡焕庸线”。我们知道在甘肃的成县他们做新媒体做得不错,他们这个县里面微博账号大概开了3000个以上。在新疆的政务新媒体也做得很不错,比如说“最后一公里”,在全国省级部门当中做得非常棒。
我们可以感受到政务新媒体成功的关键是需要有互联网意识。我们各级领导要增强互联网意识,今天我们已经有很多很好的政务新媒体案例。所以我们需要通过这些逐步摸索出来的好的案例去说服更多的人,来实现我们国家信息公开和政务新媒体发展的新格局。
我们再看一下政务新媒体的一些方向:
第一个方向,轻悦化。什么是轻悦化?就是比较轻松和喜悦。在所有传播过程当中,自传播是一种最核心的、最高效的传播,如果你发的内容能够适应到每一个人身上去,这个时候它的传播效果是最好的。像微信2016年元旦时给了一个功能,就是你自己统计在过去一年当中你到过哪些地方,你发过多少条微信。这是跟每个人相关,那你自己就会去传播。所以我个人觉得纪委系统的新媒体,可以去设计一个跟每个人相关的传播议题,这个时候它的传播量会非常迅猛。
还有一个方向是什么?就是做政务社群。做政务社群有什么价值?就像我们今天在座的,当我们构建一个社群的时候,其实无所谓平台的变迁,假设未来又出现一个新的平台的话,我们可以一起从微信或者从QQ群里面迁移到新平台当中去。所以社群最大的价值就是抵御互联网平台的变迁。
在这里,我们对社群的一些模式做一下分析,其中比较适合我们的模式有这么几点:
第一是人话。什么叫人话模式?就是你说的东西它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我们受众需要,就是大家关心什么,我们得分析一下。
还有就是行话,就是很专业。我们标题必须要跟我们内容匹配,同时又从受众的需求角度出发,去琢磨一下怎么样调整得更加合理。当然也可以是一种相对有一点点娱乐化的。
有一个央企,它这样做新媒体传播的。它把大家对这个央企最常问的100多个问题梳理出来,然后去找记者来做一次通俗表达的修改。往往我们的官方文件大家都不一定能完全看得懂,但是它做了一次通俗化表达改造之后,它的传播性就会非常好,大家的疑惑性、质疑性就小很多了。
在社群当中,我们需要整合各方的话语力量,特别是健康的、正能量的话语力量,然后为我所用。像纪委这一块,中央纪委的网站流量非常高,在各大部委当中排名很靠前。
中央纪委官方监督举报功能开通之后,在各方面的导流、回流情况下,我们发现这种网络举报的状态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所以我觉得在这一点上,我们的信息公开、信息服务起到了一个清朗网络空间的作用。
政务新媒体还有一个重要方向是联盟。
构建不同的行业领域联盟,实际上有利于我们整合跨界资源。如果没有联盟,你没有办法联动。所以我们特别强调对整个系统的一体化管理,这样的话才能实现瞬间联动。
还有我们发现,定期举行座谈会、发布会是有意义的。教育系统现在整合了200家高校的微博、微信做成一个大联盟,来进行矩阵式发布,包括上下联动。所以我们现在各地纪委新媒体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各地之间要先联动,包括中央纪委建了一个微信大厅,也是对各地纪委微信公号做一个导流,所以矩阵上下联动、左右联动,包括内外联动。
在政务新媒体当中,实际上我们有两个大的改变:
第一个大改变是供给侧改变,就是在我们供给信息时需要加强信息公开,需要提升信息共享,强化信息治理。在需求端我们需要做一些适配,包括对网民需求的分析。
还有就是信息共享,在这个里面信息共享首先要强调协同。需要我们刚才说过的上下级的协同,平级单位的协同,内外的协同,媒体的协同等。
还有就是我们需要有一些服务受理平台。在这方面我觉得纪委已经做得很好了新媒体发展前景与趋势,应该是全国政务新媒体的一个标杆。
在信息治理方面,我们需要有大数据管理工具,要有舆情监测和分析工具。在网民需求侧适配方面,我们要去分析网民对纪委最大诉求是什么,他们对我们整个系统的期待是什么,他们的这种期待哪些是我们现在可以满足的,哪些是我们现阶段不能满足的,哪些是跟法律相冲突的,我们可能需要仔细地分析。相当于有一个清单,就是网民的信息需求清单和服务清单,有这种清单的话我们逐步去实施。
那对于我们纪委系统来说,我个人觉得做新媒体要有云的四个点:
第一个是壮志凌云的大格局。就是你在做新媒体的时候,它的影响是无边界的,无时间界限的,就是你发的任何东西可以影响到全球。
第二个是我们做的东西要有云蒸霞蔚的丰富性。什么意思?比如你可以去做H5,你可以去做沙画,你可以去做视频。特别是在今年以来,视频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年轻人今后最适应的一种表达方式就是视频而不是文字。这个是一代人的变革。
第三个是行云流水的执行力。我们中央纪委的整个新媒体确实做得很不错新媒体发展前景与趋势,当然最终你才有云开见日的获得感,也就是第四点。
所以我们去分析当下的这些媒体发展,未来会越来越聚焦于云端。云端我们有大数据的话,我们可以去做很多精准、精确、精妙的分析。
我们总结起来,最后有三个结论:
第一个结论是什么?就是未来的世界是无所不在的屏幕。未来什么东西能够取代手机?取代手机的设备一定是跟身体视网膜交互的设备,你每天可能跟它交互1000次。最终可能是你的大脑神经系统当中嵌入个设备,直接跟你的大脑神经系统交互。
第二个结论是身临其境的体验。第一个就是智能互联网加物联网,这个核心是大数据。第二个大的方向就是由VR、AR、CR构成的MR互联网,也就是混合现实互联网,特别强调体验、强调艺术、强调娱乐、强调轻悦化。
第三个结论,我们如何提供全能而聪慧的服务。我们怎么样让老百姓能够更加方便地到政府来办事,可能你得通过大数据去分析,然后得出一些结论。比如说现在到政府部门去办事,通过移动互联网已经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了。你可以事先把你要带的所有证件拍成照片发给政务大厅的人,他们看了之后说没问题了你再去,避免反复跑来跑去。所以我们强调要用大数据去做全能而聪慧的服务。未来我们要把更多互联网元素跟我们传统生活结合起来,从而能够用好互联网的发展红利。
谢谢大家!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重蔚自留地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whello.com/128659.html
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发邮件951076433@qq.com联系删除